2025年02月04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非遗“流水席” 过个粤式年

□ 陈熠瑶

作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广东向来以丰富的文旅资源著称,粤剧、粤菜、粤绣、醒狮、岭南美术、咏春拳等“广东名片”独具粤式魅力。为了让更多游客沉浸式体验红红火火的粤式年味,近日,“非遗贺新春赶个年味集”活动,在位于广州市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下简称广东省非遗馆)北门外举办。活动以“灵蛇”为线索,结合蝴蝶兰、剑兰、桃花等广府特色花卉,打造“寻花探福”互动场景。

“来,双手捏住年画,我们‘接福’了……”市集上,国家级非遗项目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钟萍正手把手带着游客体验木版年画制作技艺,吸引不少人围观。不仅如此,市集现场共设置101个展位展销广东各地的正宗腊味、糕点、甜品等传统美食,展演木版年画、剪纸、灯彩等传统技艺,让市民游客的“年货采购之旅”更加丰富多彩。

广东醒狮、凤鸡舞等传统表演也在“非遗融合秀”现场轮番登场,并开展巡游与游客互动。大小朋友一拥而上,摸摸狮子头,沾些新年的好运气。

除了在市集上边玩边吃边买,市民游客还可以走进广东省非遗馆,参观正在展出的“非遗里的广州年——广州人的春节指南”春节主题展览。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挂,红彤彤的春联贴两侧,展厅中央的广式家具上摆满了珐琅、榄雕、广彩瓷、砖雕与广州剪纸作品,造型精美,引人入胜……这里被打造成“无边界”的非遗大舞台,推出了南派花毽、掐丝珐琅、剪影、佛山狮头等非遗“流水席”,让“非遗馆里过大年”成为人们过节新选择。

佛山是广东醒狮的发源地,延续了醒狮文化,彩扎(佛山狮头)技艺在此代代相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醒狮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国泰民安、生活如意的美好期盼。广东省非遗馆内,黎家狮第6代传人、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周嘉欣正带领大小朋友体验彩扎(佛山狮头)技艺。

“醒狮文化是岭南地区在新春佳节不可或缺的民间传统习俗,狮头则是醒狮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周嘉欣介绍,狮头的五官需要做到眉高眼大、口大带笑、杏鼻利齿,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狮头的精气神。南狮的狮头上还会有一个角,名为竹笋角,寓意“节节高升”。

周嘉欣还向游客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狮头彩扎套章。“套章以黎家狮的扎、扑、写、装四道工序为主题,让游客在盖印章的过程中,了解狮头的制作过程。”周嘉欣说。

“我来广州玩最期待的就是看舞狮表演,没想到来广东省非遗馆看展还能跟着传承人做‘狮头’,我要自己做一个‘狮头’带回家。”北京游客刘先生说。

2025-02-04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100636.html 1 非遗“流水席” 过个粤式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