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 宁
今年,云南丽江古城的春节氛围格外浓厚,连久违的雪花也来凑热闹了!在游客的镜头里,每一角飞檐都被勾勒出洁白的轮廓,与偶尔露出的青砖黛瓦和大红的灯笼相映成趣,别是一番景致。
在丽江古城周边的道路上,外地车排起了长龙,骤降的气温并没有影响游客的热情。
“原以为只有我们东北的冰天雪地才是赏雪的佳景。没想到,我这看惯了冰雪的人,还能被这西南温婉水乡的雪所震撼。”临近除夕,来自黑龙江的游客俞国栋一家置身丽江古城,望着如碎琼乱玉般悠悠的雪花,不禁发出赞叹。
来自广东深圳的90后游客吴佳茹,早在除夕前一个星期就和朋友一起抵达丽江。这位在舞蹈培训机构任职的青年教师想趁春节假期,到丽江这个民族舞蹈集中之地学习采风。四方街,篝火打跳夜夜不断;玉河广场,“和美大研·喜迎新春”歌舞展演轮番上演……“丽江古城的文艺活动太密集了,真是不虚此行!”吴佳茹每晚都会看民族歌舞表演,还开了直播和网友共享这些欢乐场景。
吴佳茹带着记者,走访了多个活跃在丽江古城的歌舞团队。他们大多数来自街道、社区,是当地居民自发组织的艺术团。无须更多排练,对“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少数民族群众来说,生活便是歌舞;也无须搭建舞台,那千百年来驮运茶盐物资的马帮所踏过的青石板路便是舞台。
腊月二十九,丽江古城春花展如约而至。虞美人、紫罗兰、报春花、郁金香、洋水仙、石竹等近4万盆时令花卉争奇斗艳,扮靓了古城街道。沿河而行,一路上特色盆栽和造景随时入眼、清香怡人,随手一拍便能定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春景。
当然,古城的美丽,不只源于大自然的馈赠,还来自人们的呵护。
放水冲街,是丽江古城自古以来的传统。每逢重大节日,这里都依据古城的地势特点,利用自然河流有规划、有步骤地冲洗街面。早在1月中旬,很多商户便加入“冲洗街道迎新春”的队伍。
65岁的当地银匠段家勋,在古城开店20余年了,他们夫妻每年都是“冲街”的积极分子。“店面、街面,就是我们古城人的脸面啊,脸面清爽,古城才清爽嘞!”
在丽江过年的陕西游客常文韬、山东游客孙敬昊也加入了“冲街”的行动中。“丽江古城是很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在这个‘远方’度过饱含团圆与喜庆寓意的节日,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
常文韬和孙敬昊还尝试走进古城的烟火日常,跟当地人一起劳动,一起贴春联、挂灯笼、制作民族时装。“正月初二,我们还要和邻居们一起腌火腿、吃杀猪饭!”
他们所在的客栈古色古香,木质的门窗似乎把大城市的喧嚣、工作的辛劳隔了开来,又把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浓浓的年味,紧紧地拢在了院落里。
除夕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响起时,几位游客在客栈主理人的张罗下,摆好了两大桌年夜饭。“五湖四海的菜配着五湖四海的口音,我爱死了这感觉!”常文韬举起了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