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3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声音

“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注重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唯有如此,乡村旅游才会更好满足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近期,我国新增7个“最佳旅游乡村”。对此,《经济日报》近日发表评论指出,人们走进乡村,希望看到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体验独特的农耕乐趣。当然,原汁原味和创新发展并不矛盾。当前,农文旅融合不断深化,乡村消费场景业态不断创新,非遗体验、亲子研学、观星旅游、文创集市等新业态、新产品满足了游客多样需求。通过答好传承与创新这道题,让乡土味道、乡村风貌、田园乡愁“唱主角”,乡村旅游将持续焕发活力、魅力和吸引力。

“租电动轮椅实在不该成为任何景点的游玩秘籍”

——近日,电动轮椅扎堆上海迪士尼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对此,《北京晚报》发表评论指出,法律上没有非伤残人士不得使用轮椅的规定,景区也难以禁止健康人使用轮椅,但每个人都应该把公共秩序和他人利益装在心上。为保证游玩品质,景区应该通过完善规则、提前告知等措施,防范电动轮椅滥用。当然,游客愿意花钱租轮椅,也反映了景区布局上的不合理和服务上的欠缺。

“在古与今的衔接处把握住恰如其分的关键点,取决于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古建文物能否被发现、被关注,被挖掘出独一无二的价值与内涵”

——近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古建文创,缘何成“顶流”》的评论指出,文博领域热潮迭起,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潜移默化地为大众培厚了文化自信。伴随着社交平台上网络传播效能的叠加,人们对古建文创的理解、对其背后故事的挖掘更为深刻与多样,文创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成为引领消费的新潮流。这股风尚能否持续下去,取决于受众心中的认可与共识,也取决于文创实践者能否以品质“打底”、创意“点睛”。

(本版编辑 龚立仁 整理)

2024-12-03 龚立仁 “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注重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唯有如此,乡村旅游才会更好满足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9098.html 1 声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