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承木
8月18日,在位于长春的吉林省东北虎园,一杂技演员高空走钢丝表演时,从空中坠落地面,演员立即被送往医院抢救。当日下午,吉林省东北虎园发布公告,8月19日起马戏嘉年华表演暂停。
此次事故再次引发了社会对高空杂技表演安全的关注。“惊、险、奇、难”是杂技的固有特色,惊险刺激、动作高超的杂技表演令观众惊呼赞叹。然而,令人痛心的演艺人员高空坠落事故却时有发生。
一直以来,因高空表演项目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所以对演员的演技、演出场地以及安全保护措施的要求非常严格。例如,演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以确保在执行高难度动作时能够保证自身安全。此外,演出场地的安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舞台结构、安全网的设置、应急通道的畅通等,都是确保演员安全的关键因素。
遗憾的是,在一些高空表演项目中,演出单位包括演员在内缺乏必要的防护意识,空中、地面上也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特别是不少表演场地简陋,没有专门的起降设备;演出团体缺少安全资质、演出没有按规定做好备案和审批申报手续。
从报道看,吉林省东北虎园这起坠落事故中,园方工作人员称,参演的3名演员,有2名演员因嫌专业保险绳太粗,有碍表演效果,私自将绳子偷换成自己捆的细绳,最后1名演员表演时不慎坠落,绳子因拉力不够断裂;地面上铺设的充气垫,对应的是演员表演区域,结果这名演员还没到指定区域,就开始表演了,违反了园区规定,使得原本设置的安全措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早在5月份,这家园区就已被人投诉过演员走钢丝没有防护措施,这无疑暴露出园区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
此次事件再次给杂技表演行业以及其他涉及高空作业的领域敲响了警钟:必须系好“安全绳”。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杂技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更为详细具体的规章制度,从法律法规层面夯实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和保障的基础。
演出单位应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对涉及演职人员的安全保障内容做出更精准的规定,时刻将杂技演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演出效果”与“安全保障”得以两全。
无论是专业的杂技演员,还是普通的作业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做好全方位的防护措施,绝不能心存侥幸。因为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