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5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跟着考古去研学”值得推广

□ 周荣光

为广泛宣传浙江考古成果,把浙江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呈现给青少年学生,有效增强青少年的历史自觉、文化自信,2024年“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跟着考古去研学系列活动7月13日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启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探寻历史脉络、走进自然学堂、体验文化魅力……随着越来越多家长支持孩子“出门看世界”,外出旅游逐渐成为暑假标配,研学市场也日益火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打寓教于乐的研学旅游,是青少年学生在异地进行、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行为,主要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观察,通过集体生活的历练,拓展认知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因而被视为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预计2026年我国研学游学市场规模将达2422亿元。基于这样的背景,浙江的“跟着考古去研学”系列活动让人眼前一亮。活动聚焦“研”、着眼“学”,围绕浙江省内一些重大考古发现,通过探究式学习为主、现场考古专家讲解为辅的形式,在全省11个设区市联动开展考古主题研学,活动新颖,内容充实,充分彰显了以探究学习为本的特色,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欢迎。

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考古主题的研学活动,意义更为深远。比如,“跟着考古去研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增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实地参观考古遗址、亲身体验考古过程,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文明史的厚重,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期间,中小学生变身“小考古学家”,亲身参与沉浸式研学,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变成了鲜活生动的历史实物。这种寓教于乐的研学方式,既能有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好奇心与思辨力,又能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在良渚考古遗址公园,学生们走访遗址、观察遗迹,聆听专业老师的讲解,参与手作体验活动,亲手尝试琢玉并将其带回家。如此直观的体验,不仅可以普及历史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体而言,“跟着考古去研学”值得推广。各地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考古主题研学在暑期成为热门选择,不仅体现了公众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更是让历史文化鲜活起来并推向大众的有益尝试。期待更多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研学活动,让更多中小学生参与考古研学,感受历史的魅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024-07-2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6515.html 1 “跟着考古去研学”值得推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