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至白音套海生态旅游产业路——

点沙成金 依路致富

“天很蓝,云很白,草很绿,心情很美丽。我们从乌丹出发,向白音套海行驶。途中,可以看到被称为‘翁牛特魔方’的稻草方格,宛若沙地上的黄金甲般徐徐铺开,沿途的壮丽景色带给人的震撼无法用语言形容,每个瞬间都值得铭记。”这是游客冉冉和朋友驾车穿行内蒙古自治区的乌丹至白音套海生态旅游产业路(以下简称“乌白公路”)时发出的赞叹。

“乌白公路全长91公里,途经4个镇,串起了沿线周边的特色产业、生态农牧业、红色研学点和特色旅游资源,形成‘公路+生态+产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道路的开通,实现了产业因路而兴、农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翁牛特旗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杨欣欣介绍。

“翁牛特旗地处科尔沁沙地,全旗沙化土地面积48万公顷。过去,受到沙害影响,人们出行困难,在沙漠上修建公路曾是几代人的梦想。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路治沙’模式,即开通穿沙路,进行切割治理,从1997年起,先后开通16条穿沙公路,乌白公路便是其中之一。”翁牛特旗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邹银田介绍。

2021年4月,乌白公路开工建设,经过200多天的艰苦奋战,当年10月,建成通车,乌丹到白音套海的通行时间由3.5小时缩短至1.5小时。乌白公路的开通,让更多的人、车、物能够进入沙漠腹地,减少了沙区群众与外界联系的阻碍,让沿线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公路两边稻草固沙的方格子很是亲切,那里有我们上学时流下的汗水,更是父辈给我们留下的最美风景。”从小在翁牛特旗长大的曼曼感慨道。

如今,乌白公路两侧约近5万公顷的沙地已实现综合治理,“八百里瀚海变绿洲”成为现实,穿越沙海、穿过村镇,串联起宝门银沙海、松树山自然保护区等10多个景点,途经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纪念馆、乌兰牧骑诞生地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

在白音套海苏木党委书记王鑫看来,乌白公路是一条致富路,直接或间接带动近8万名沿线群众增产增收,白音套海苏木的沙地水稻、格日僧苏木的肉牛肉羊、海拉苏镇的特色奶食品、阿什罕苏木的沙海景区……往日藏在沙漠腹地的“珍馐美味”在道路开通后走出“深巷”,被更多人熟知。

“现在路好走了,游客比往年多了不少。乌白公路通车之后,宝门银沙景区游客接待量能增加5万人次以上。我们推出沙漠徒步、沙漠越野、沙漠露营、沙漠理疗等项目,让游客走进沙漠,爱上这里。”宝门银沙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鲍金生告诉记者。

杨欣欣介绍,为了更好打造翁牛特旗大漠文化IP、大漠风光极限运动游品牌,翁牛特旗还充分挖掘沙地资源,建设了全长300公里的翁牛特旗沙漠生态旅游大环线,推出“少年那达慕·沙漠小英雄”全国赛、大型沙漠休闲汽车越野赛,扶持沙漠主题乡村旅游合作社,开展“认养一棵文冠树”“穿沙环保公益行”等活动,让更多游客愿意来、留下来。“近两年,通过举办全国大型沙漠赛事活动,翁牛特旗累计吸引全国各地2.7万余名参赛选手,接待游客21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1.35亿元。”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通过自驾、露营、非遗等体验式沉浸式旅游新场景,丰富‘文旅+生态’‘文旅+非遗’‘文旅+商贸’等业态,真正实现点沙成金、依路致富,让公路沿线的沙区农牧民都能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杨欣欣信心满满地说。

2024-06-27 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至白音套海生态旅游产业路——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5922.html 1 点沙成金 依路致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