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旅游促“三交” 共绘同心圆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延边集展暨消夏避暑旅游季启动

6月8日,由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宣传部指导、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延边集展暨消夏避暑旅游季启动仪式在延吉市阿里郎广场举办。活动首次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和“消夏避暑旅游季”结合起来,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旅游促‘三交’ 共绘同心圆”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展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成果,以旅游促“三交”,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夏季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嘉年华”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延边集展活动现场十分热闹,分为非遗项目、端午民俗、旅游推介三大板块共10项活动,包括非遗项目展演、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展示展销、端午节民俗体验、摄影作品展、书法艺术惠民活动、文物和非遗图片展、各县市文旅推介展示等,为群众带来更多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文化盛宴,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共享非遗和文物保护新成果。

集展会上,一条条晾晒的“鱼干”吸引了众人的注意。明太鱼、胖头鱼、烤鱼……这些栩栩如生的“食物”均出自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传承人隋进才之手,他将传统手工艺以朝鲜族美食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一人一锤一钢刀,虽然平凡无奇但造化万千,恪守匠心是传承人应该做的事情,希望我能为家乡文化和旅游业发展作更多的贡献。”隋进才说。

朝鲜族农乐舞代表性传承人金明春也深有感触:“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深感责任重大,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个机会,我想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来,让农乐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书法惠民活动也同样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活动现场,延边州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画家带来了别样的文化大餐。“民众热情很高,早上开始就陆续有游客排队观看我们写书法,我们也将书法作品赠送给了民众。”延边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鲁洪林说,“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有机会助力家乡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同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当天,全州各县市纷纷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和文旅推介活动,展示延边非遗传承和保护成果,将宣传工作推向高潮。活动让广大群众能够近距离接触并深入了解这些传统非遗项目,亲身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珲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俞美介绍,珲春文旅继续围绕G331国道,打造珲春特色的城市、边境、跨境、民俗、避暑5条精品线路,推出10余项惠民举措,举办“‘粽’情端午、消夏珲春”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精心筹备中俄文化交流、俄罗斯研学体验、旅游促“三交”共绘同心圆边境文化活动等,吸引更多国内和俄罗斯游客来珲春观光旅游、体验特色文化。

此外,消夏避暑旅游季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延边四大主题精品线路,包括G331最美廊道边境之旅、生态康养森呼吸之旅、畅玩一夏亲子之旅及古今对话探秘之旅。诚挚邀请国内外游客来延边,品非遗、观歌舞、赏展演、尝美食。

7个分会场 文旅再上大分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分会场的活动,也同样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为参与者带来了难忘的体验。

珲春市分会场现场,旅游促“三交”共绘同心圆边境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剪纸展等活动精彩纷呈。珲春市摄影家协会、文物管理所代表以及剪纸非遗传承人,向观众讲解相关知识、历史文脉等,向到访市民和游客介绍珲春、推介珲春。

图们市分会场举办“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市级非遗传承基地授牌仪式,推出“朝鲜族传统民俗珍品荟萃”专题展览,展出40幅朝鲜族端午节风俗专题展板,展现特色节庆文化。

敦化市分会场,在敦化市大剧院小剧场举行非遗品质盛典,在敦化市火车站广场举办非遗文创商品主题展,为敦化市民和游客献上精彩的非遗舞蹈表演,尽显文化魅力。

龙井市分会场以歌舞、乐器等形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和龙市打造旅游新场景,推出常绿农场旅游房车露营地、金村长龙德民宿山庄等夏季野奢露营地,丰富多元化、个性化的游娱项目,增强沉浸式旅游体验,提高和龙市夏季旅游市场竞争力。

汪清县分会场,非遗主题图片展、民俗文艺汇演、汪清县农特产品展销、推广美食一条街活动、推广满天星登山露营采摘赏花旅游线路等活动精彩纷呈,21个节目让观众领略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

安图县分会场,不仅有张氏传统皮具制作技艺、长白山汤氏剪纸、传统香皂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的集中展示,还有文化长廊非遗图片展,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非遗的丰富文化内涵。同时,现场还有精彩的舞龙表演、太极拳展示、民俗游戏,以及各级非遗传承人向大家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民族文化之花 绽放别样精彩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201处,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1项世界级、19项国家级、90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吉林全省5处考古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4处。

近年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显著,充分发挥了旅游促“三交”文化浸润功能,把文旅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各民族在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过一个节的和谐氛围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意识。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吉林省文物局局长张建平介绍,延边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富集、特色突出的优势,在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旅游万亿级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待延边聚焦文化强省建设,充分利用好保护传承和创造创新两种手段,不断夯实保护基础,不断优化传承环境,不断提升社会感知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副州长尹朝晖表示,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旅游强州的发展背景下,延边将全面巩固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成果,切实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升级,为社会提供文博高水平展示、高质量供给、高品质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2024-06-12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延边集展暨消夏避暑旅游季启动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5584.html 1 旅游促“三交” 共绘同心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