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8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莫让“集章打卡”旅游变了味儿

□ 何 勇

遏制“集章打卡”旅游变味异化跑偏趋势,关键是要重新审视并优化其定位和方式,加强规范引导,注重文化性、差异性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为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让旅游更具仪式感和纪念意义,大众游玩打卡的方式不再拘泥于自拍大头照,而是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花样。除了品特色美食、穿特色服饰,还有盖特色印章。每到一个城市或者景点就盖一个专属的印章,这不仅增强了旅游的体验感,也让集章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纪念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同质化、流于形式、活动本末倒置甚至还有可能被捆绑消费等问题,却让盖章旅游逐渐变了味。

近年来,“集章打卡”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体验方式因具备较强趣味性、收集性、社交分享性和体验感受到年轻游客的青睐。有平台数据显示,在相关的热门旅游关键词中,“盖章”位列榜单第二,其关注度仅次于自驾游。

设计“集章打卡”旅游的初衷是鼓励人们深入旅游目的地,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印章,静下心来记录走过的每一处风景,了解背后的故事,真正实现触摸历史、品读文化的目的。这样的旅游体验,不仅是对旅行记忆的实体化留存,也有利于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让人们认识和尊重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

然而,随着“集章打卡”旅游热度越来越高,却呈现出变味异化跑偏的苗头,让具有纪念意义的体验感变差,削弱了旅游的文化意义。

一些地方为吸引游客,盲目增设盖章点,使得“集章打卡”失去了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一些商家将提供盖章服务当成营销引流的工具,印章缺少设计感和创新性,同质化现象严重;有的商家为追逐经济利益,配合一些盲目跟风的游客,玩起在一家店就能盖到所有景点印章的把戏,可以一次性完成集章,使得“集章打卡”旅游流于形式,变成了为盖章而盖章。更有甚者将“集章打卡”与消费挂钩,游客提供消费记录才允许盖章,让旅游乐趣变成了一种负担。

让“集章打卡”回归旅游本质和初心,遏制其变味异化跑偏趋势,关键是要重新审视并优化其定位和方式,引导游客注重文化性、差异性。

首先,要增强文化性。优化“集章打卡”旅游盖章点,减少缺乏文化内涵的盖章点,精选具有代表性和文化价值的盖章点,确保每一枚印章的背后都能讲述一个故事、传递一份情感,让游客通过“集章打卡”的过程感受旅游目的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次,要走差异化之路。既要引导印章设计增强创新性、个性化,避免印章都长得一个样,又要鼓励创新设计“集章打卡”活动内容。例如,可以结合AR技术、互动游戏等,提升“集章打卡”活动的趣味性、参与感和体验感。

再次,要避免过度商业化。相关部门应当严格规范“盖章打卡”服务,不将“盖章打卡”与消费捆绑,免费盖章应是基本原则。

最后,要倡导理性健康理念。引导游客选择慢旅游和深度游,少一点为集章而盖章的“打卡至上”的形式主义。

2024-05-2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5264.html 1 莫让“集章打卡”旅游变了味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