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曹 燕
来自日本的川口彰俊与中国渊源颇深。他高中毕业后便来到中国求学,后来还成了中国女婿,回日本后也常来中国旅游。30多年里,他走过中国很多地方,尝遍中国各地美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中国太大了,令我印象深刻的旅游目的地非常多,很难只选一个。”川口彰俊说,“一定要选的话,还是千年古都北京。故宫、天坛、长城、国子监、雍和宫……值得访问的地方很多。我喜欢历史,这些古迹让我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国旅游,印象深刻的事情也非常多。”川口彰俊说,旅途中,他最感兴趣的事就是品尝各地美食,中间发生过很多趣事。多年前,他在火车上吃盒饭,里面有半个带壳的鸭蛋。剥壳时,他感觉这和普通的蛋有点不一样,可是没有在意。“剥好后,我把半个蛋整块放进嘴里。周围的中国人看到了,有的好奇,有的惊讶,有的用怜悯的眼光看着我。不到一秒钟,我就知道他们为什么用那样的眼光看我了,太咸了!可是我不甘示弱,咬牙硬吞了下去。然后我疯狂找水,从包里找到矿泉水,好像在沙漠里发现了绿洲一样,秒喝了一瓶。恢复平静后,一个中国人给我写了三个字:咸鸭蛋。”川口彰俊说,这件事过去30多年了,他依然记忆犹新。
去年,川口彰俊乘坐高铁在中国旅行,发现可以用手机扫描座椅扶手上的二维码点餐,不但可以选择餐车上的配餐,沿途站点的美食也可以预订。“中国的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每次旅行都有新的发现。”川口彰俊说。
中国地大物博,菜系很多,地区之间的口味差异非常大。“中国美食像宝藏一样吸引我不断去探索。”川口彰俊说,当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时,他受四川同学影响学会了吃辣,甚至比其他中国同学吃得还辣。后来,他娶的中国妻子也是四川人。去年秋天,他和妻子去四川亲戚家,被哥哥姐姐们带着到处“大吃大喝”,乐山的串串香、简阳的羊汤、自贡的兔子、宜宾的燃面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在成都,因为是被当地人带着吃,他们“完全没有踩雷,从早餐到夜宵,每一顿都非常美味”,大家都对川口彰俊的吃辣能力夸赞有加。后来去上海,正赶上大闸蟹上市,川口彰俊把大闸蟹吃了个够,上海朋友还请他吃了非常精致美味的淮扬菜。“因为口味清淡,淮扬菜其实算是最合日本人口味的中国菜了。”今年春节,川口彰俊又去了广东汕头,“被生腌和各种海鲜做法惊艳了”。
旅行时,川口彰俊会在社交软件上记录一些旅行瞬间,尤其对美食的记录较多。去年秋天从中国旅行回日本后,他还给一家日本网站撰写了有关中国各地驻京办美食的文章。“如果有机会,我非常愿意多写一些介绍中国美食的文章。”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