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采访组
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2024年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提出优化旅游交通服务,在核心区旅游景区设置限时落客区,在远郊旅游景点加强周边停车设施供给……消息一传来,许多旅行社闻讯点赞,认为这将大大便利他们给旅游团队安排行程,有地方停车让他们安心了不少。
近年来,在热门旅游目的地停车难一直是大众出游特别是自驾游、团队游的痛点。如何解决热门旅游目的地停车难,增强市民游客出游的幸福感、满意度,中国旅游报社记者进行了探访。
停车难 为何难
“停车难,难,难。找了很久,国家植物园停车场和香泉环岛西北侧停车场都排着长队”“延安旅游景点不好停车”“千岛湖旅游码头停车场一位难求”“自驾来苏州主要图个方便,但景区景点停车难”……打开社交平台,网友对出游停车难的吐槽接连不断。
“感觉全是车,光找停车位就花了一个小时。”五一假期,北京市民梁女士带着家人去北戴河游玩,停车难的问题让她和家人感到有些烦躁。
“我们去了好几个景点,但发现停车场都满了,很难找到车位。”北京市民林女士自驾去山西游玩时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五一期间大家都想出来玩,但没有地方停车,确实给自驾游带来很大不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分析,我国不少城市面临停车难的问题,一方面与我国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人们自驾出游方式越来越普遍有关。旅游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通常是以城市常住人口为考量的,如果流动性的旅游客流快速增长,无论是自驾车辆还是旅行团队车辆在繁忙区域停车都会遇到难题,给游客带来不好的旅游体验。
“停车难看似是个小问题,但可能因为停车便利性问题而影响其他环节的满意度,降低整体旅游满意度,还可能因为社交媒体传播带来负面影响。”厉新建说。
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明庆忠认为:“随着大众旅游兴起,尤其是自驾游、落地租车游的发展,热门旅游城市停车难是个难以绕开的问题。”
也有一些专家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停车难并不是停车场、停车位数量少的问题,而是由于外来游客对于旅游景区景点周边停车场位信息了解不及时,也是由于供求时间和空间上错位导致的不平衡问题。
找方法 疏堵点
错时共享、停车位扩容、设立智慧停车泊位……为破解停车难问题,近年来,部分地方盘活资源,推出不少小妙招、组合拳,让游客好停车、舒心游。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全市设立了4000多个智慧停车泊位,节假日还免费开放了6处度假区停车场和市区度假区路侧泊位。”福建省武夷山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谢映华说。
“高速路免费,武陵源停车免费,而且不拥挤,这个假期玩得很开心。”5月5日,江苏自驾游客田先生对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城区的交通秩序连连称赞。
“我们实施‘对外三不’‘对内三让’措施,确保客流、车流高峰平稳有序。”张家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大队长覃国良介绍,假日期间,张家界对停靠在武陵源城区道路两侧的自驾车开通了“绿色通道”,不锁车、不抄牌、不罚款,并倡导本地市民为外地游客“让游览空间、让出游时间、让自驾车位”,确保游客自驾车停放有位。
“牛肉面”“中山桥”“兰州水车”……近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南滨河路停车的游客惊喜地发现,停车泊位里被画上了特色美食、特色景点等标识画。据了解,兰州公安交警联合道路泊位运营单位,立足兰州旅游特色IP,推出了126个旅游泊位,并实行首个小时免费停放措施。
“机甲风”十足、运转起来好似“摩天轮”……近日,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南门的一处立体停车设施因其“炫酷”的外形吸引了市民游客的目光。记者了解到,这是园区为缓解停车难而引进搭建的停车设施,于今年4月投入试运营。“这种立体停车设施既能充分利用空间,也能缓解停车难问题。”798艺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近期将陆续推出相关措施引导游客使用。
此外,也有不少地区着力做好停车服务引导工作,应对假期旅游高峰。河北承德提前对核心景区、中心城区、网红打卡地等开展排查,制定完善工作预案,落实“定人、定责、定点、定岗”,全力做好停车引导。江西景德镇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提供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其中,以瓷茶文化闻名的浮梁县推出了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单位常态化“起杆行动”,免费开放单位内部停车场。重庆市江津区成立错时共享停车领导小组,印发错时共享停车方案、组织召开全区错时共享停车工作部署会议等,持续盘活停车资源,促进错时共享停车工作有力落实。
建机制 谋未来
停车事虽小,却是大民生。城市停车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如何让游客玩得舒心、车停得顺心,不断提升游客舒适度、获得感、满意度?
为破解停车难,山东济南寻找专属“法律药方”,于3月1日起施行《济南市停车条例》,明确推行停车资源共享,机关事业单位等应当向社会开放专用停车场,鼓励其他专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鼓励住宅小区周边停车场与住宅小区居民共享停车资源,提高车位利用率;提供智慧停车服务,建设全市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实时泊位、停车引导、泊位共享等服务。
厉新建建议,一方面在游客集中的标志性吸引物空间周边尽最大努力增加停车空间,探索包括道路潮汐停车等在内的多样化停车模式,另一方面考虑扩大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提高停车空间利用率。此外,也可以加强停车引导衔接,在中心区域外围增加停车点,与旅游热点区域之间建立便捷免费摆渡车。
明庆忠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角度,整体提升城市宜居宜游水平。他提出5点建议:一是加强旅游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灵活用好公共空间,提供有温度、有便捷度、人性化的旅游服务;三是鼓励邻街邻景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做到共建共享;四是做好引导宣传,分流游客;五是要“温柔以对”,用更友善的态度做好停车管理服务。
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广认为,解决热门旅游目的地停车难问题,除合理规划和建设更多停车场外,需要从机制层面来加以解决。首先要解决停车场所信息的公开公示问题,及时告知游客停车场实时信息,做好引导、疏导。同时,及时总结各地“宠客”举措和相关经验,以制度政策、地方性法规等形式,建立解决停车难问题的长效机制。
(采访组成员:高慧 李金枝 周晨 魏彪 执笔:魏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