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四川成都著名景区锦里的旅游厕所备受游客好评。“屏风,鸟笼、花篮、睡莲和绿植交相辉映,门口一侧有古色古香的桌椅供游人休息,好安逸。”来自四川自贡的游客王霞说,出门游玩,上厕所是一件让人担心的事情,没想到人流量如此大的锦里景区,厕所这么干净、漂亮。
锦里公厕只是武侯区近年来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从落实专人管理、专人清洁制度,到推进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长效化管理,旅游厕所建管已成为当地提升文明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
武侯区在对旅游厕所重新设计打造的过程中,将“文旅元素”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三角梅、红花继木、鸭脚木……作为成都市首个垂直绿化公厕,位于菊乐路口的公厕一年四季呈现不一样的风景,垂直绿化设计让占地63平方米的公厕,增加了123平方米的绿化面积;锦里公厕以“锦里文化”为设计理念,户牖、玄关等设计处处可见,与景区气质相得益彰,成为具有成都地域特色的“一厕一景”。
通过提档升级,武侯区的公厕智慧管理系统已实现查看各区域厕所分布情况,显示各公厕人流量、空气质量、室内温度和湿度、用水量、用电量等运营数据,便于对公厕的实时运营状态进行监管,切实提升管理效能,优化服务质量。武侯区首期智慧公厕共建成35座。
“专业服务,管理下沉,强化监督”也是武侯区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提质增效的“法宝”。该区推出“公厕管理市场化”概念,聘请专业服务机构负责公厕的日常管理和市民服务。为确保公厕服务品质,武侯区还编印了《武侯公厕精细化管理服务指引》,明确了“制度管理、工具配置、操作流程、现场服务、监督管理、安全控制、应急预案”等七大类22个子项的具体作业标准。
数据显示,武侯区目前共有162座环卫公厕,其中,实行24小时开放119座、早6点至晚11点定时开放43座,每月约服务30万人次。“如今,我们的业务指令更加畅通,管护标准更加规范,保洁质量明显提升,如厕环境更加整洁。”武侯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武侯区还将从细微处逐步升级对旅游厕所服务质量的把控,让公厕成为城市里独特的风景。(文:成都市武侯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成都市武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