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5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泰宁 百舸争流千帆竞 文旅发展正逢时

连续25年召开全县文旅产业发展大会,泰宁直达上海动车正式开行,泰宁古城和尚书街分别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是福建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2023年度文旅经济工作成效显著的10个县(市、区)之一……2023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资源整合,深化文旅融合,奋发进取、稳中求进,加快泰宁文化和旅游产业强势复苏。2023年,泰宁全年接待游客89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6亿元,分别较2019年增长24.6%、2%,奏响泰宁文旅经济发展新乐章。

强化顶层设计 吹响文旅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2024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等建设,建设一批金牌旅游村、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打响“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品牌,让更多游客“来福建,福气多,一路山海一路歌”。这是福建省政府对泰宁文旅产业发展的殷切希望,也为泰宁加快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泰宁历史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拥有丹霞岩穴文化、状元文化、古建筑文化、红色文化等众多文化资源。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已开发大金湖、上清溪、九龙潭、明清园、寨下大峡谷、泰宁古城等十大景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2个世界级品牌,以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40余个国内外知名文旅品牌,形成了县域旅游发展新模式“泰宁路径”。

为进一步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在2022年全县文旅产业发展大会上,泰宁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一区五地’,打造内涵丰富的世界级风景名胜区”的工作思路,“一区”即全国县域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五地”即生态康养融合地、文旅消费目的地、闽台交流先行地、影视产业集聚地、研学文创实践地。同时,提出“一年回暖、两年提速、三年突破”文旅产业发展目标,即通过3年努力,力争年旅游接待量突破千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百亿元,2023年“回暖”目标已实现,2024年将持续在提速上用劲发力。

过去的一年,泰宁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吹响文旅发展“冲锋号”,先后引进落地锦江国际度假酒店、梅花岛静心康养基地等一批高端酒店和精品民宿项目,阅山水舍、状元茗舍分别获评国家乙级、丙级旅游民宿……泰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迎来文旅经济发展新的“春天”。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推动“四领一促”工作,泰宁县以进一步深化“勇担当、促攻坚、建新功”行动为主抓手,成立红色经济、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文旅康养、影视产业、对口支援合作、闽台融合等12个工作组,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攻坚“任务书”“时间表”,并建立“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一通报”工作机制,引导全县上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奋力推动实现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为加快推进文旅消费复苏,深入实施“一十百千万”文旅消费行动,出台景区门票减免、上海职工入泰疗休养和国铁专列(切位)奖励等优惠政策,推出“经典一日游”“深度二日游”“休闲三日游”等精品线路,持续引客流、聚人气、促消费。2024年春节假期接待游客67.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91.31%;预计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24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8%、39.9%,实现旅游市场“开门红”。

优化资源整合 高品质打造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

三明市泰宁县、建宁县、将乐县地缘相近、旅游资源丰富。为了将三县文旅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2022年,三明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印发《三明市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方案》,明确以泰宁大金湖为核心,全面整合建宁金铙山、将乐玉华洞等核心景区,推动创建“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推进资源互享、信息互用、客源互送,真正把风景变“钱景”。

2023年,三明市环大金湖旅游资源整合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下设旅游资源整合工作专班;泰宁旅游集团与三明市文旅集团、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东南设计集团共同签订《环大金湖旅游资源整合项目合作协议》;福建环大金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并中标取得大金湖、上清溪、寨下大峡谷景区经营权,3个景区经营权已经全部完成移交,正式由福建环大金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金湖游船经营权整合完成,正式由环大金湖游船有限公司运营。

同时,旅游项目建设也正加速推进。在毗邻大金湖主景区的泰宁锦江国际度假酒店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现场,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铆足干劲抢工期、赶进度,一派繁忙景象。该酒店项目以“山水泰宁”为主题,主体建筑共8层,2023年度共完成投资1.7亿元,占年度计划130.7%。目前,酒店已完成混凝土主体施工封顶,全面进入装修、屋面防水等施工阶段,预计2024年年底竣工,2025年年初投入使用。此外,南会旅游综合服务区项目、泰宁5A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也稳步推进。

2023年7月1日,D3147次动车从泰宁站驶出,前往上海虹桥站。这是泰宁开出的首趟至上海的动车组列车,该动车命名为“福建泰宁大金湖号”。这是泰宁充分释放“大金湖”品牌效应、打响“环大金湖”旅游品牌的重要举措。

泰宁直达上海动车组列车开通,实现了泰宁直达国内重点城市列车全覆盖。泰宁站成为三明市境内经停列车最多的县级站,平均每天有57趟,为泰宁增加14万人次人员往来,为泰宁文旅经济发展拉足人气。

深化文旅融合 高质量建设“一区五地”

泰宁古城九举巷内的池潭80影视梦工厂、岭红酒体验馆、“豆香上青”馆、畲竹人家药膳馆、DT CLUB体验馆等主题馆独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品尝游浆豆腐、听“一杯米酒”的故事……这条古老的巷子充满了浓郁的烟火气息,为泰宁夜游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去年以来,泰宁县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深化文旅融合,统筹推进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工作,先后对古城进士巷、九举巷、红军街、江日彩故居等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微改造”。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修复了106栋古建筑,打通了20条街巷路网,培育了24家主题馆和“工艺美术大师一条街”、大金湖鱼城等特色街区,集聚夜游、夜唱、夜娱、夜市、夜购、夜养等特色业态,古城业态得到丰富和提升。同时,常态化举办打更巡街、街头演艺、假面舞会、“一乡一民俗、一月一场戏”民俗文化进城等活动,持续做活泰宁古城“夜经济”,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出新活力。

同时,泰宁聚焦旅游“六要素”,加大挖潜培育力度,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演艺经济等,持续提升推广“99道泰宁地道菜”,加快推动十里金溪夜游综合体、古城夜间旅游沉浸式剧场等新业态项目落地实施,创新推出文创产品、农产品伴手礼,精心打造一批“必看景点、必购商品、必吃美食”等标志性消费场景,全力打造“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的旅游消费目的地。

泰宁拥有优越的生态资源禀赋,山好水好空气好,空气质量和县域水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发展度假康养产业独具优势。为了打造“生态康养融合地”,去年以来,泰宁先后引进落地了耕读李家青普文化行馆等一批高端康养项目,培育了1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2个省级森林康养小镇、4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和1个省级职工疗休养示范基地,获评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全国康养百强县。

近年来,泰宁县围绕“打造闽台交流先行地”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当地特色优势,持续拓展文旅康养、现代农业、乡建乡创等领域交流合作,先后创建了际溪村省级基层对台交流示范点、慈航文化园省级对台交流基地、耕读学堂明台融合发展示范点,引进了12支台湾建筑设计师团队开展乡建乡创陪伴式服务,入选2024年福建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为两岸融合发展作出泰宁贡献。

光影相通,文艺相连。2023年11月,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在泰宁举办,这是该艺术节首度走进泰宁。近年来,泰宁持续加快“影视产业集聚地”建设,经过3年多的发展,泰宁影视产业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目前已成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福建三大重点影视基地之一,入驻影视企业74家,拍摄《大金湖》《双蝶扇》等影视作品30部,连续两年在厦门举办金鸡百花电影节“福影·泰宁之夜”。2023年,泰宁亮相第28届上海电视节,入驻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

此外,泰宁还加快建设“研学文创实践地”,积极探索“艺术家驻村”模式,打造一批“音乐村”“美术村”“摄影村”“文学村”等艺术主题村落,不断展现泰宁的文化之美、历史之美、形象之美,吸引更多学校、教育机构、艺术协会、企事业单位前来泰宁,开展研学写生、文艺创作、会议培训等活动,争创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目前,泰宁已打造1个国家级、1个省级和14个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8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接待研学、写生团队人员约4万人次。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泰宁县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携手同心、众志成城,齐抓共管、合力共为,加快推进“一区五地”建设,努力打造内涵丰富的世界级风景名胜区,在百舸争流的文旅竞争大潮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携手书写更加灿烂的泰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04-1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4299.html 1 泰宁 百舸争流千帆竞 文旅发展正逢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