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来自云南昆明的游客唐静带着家人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古城游玩,在拍摄照片时她选定了一座与古城风格统一的房子。“一开始还以为是古城里的民宿,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公共厕所,让人赏心悦目。”唐静指着眼前的厕所赞不绝口。
厕所是展示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对满足游客需求、增强游客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会理市积极开展“厕所革命”,以生态理念为基底、以人为本理念为核心、以主题文化理念为特色、以创意理念为手段、以科技理念为支撑、以管理理念为保障、以体验理念为方向,一方面提升旅游厕所品质,一方面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旅游厕所成为“景中景”
走进会理市,不难发现每个景区都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色,景区内的旅游厕所都是根据当地文旅资源特色建造,不仅实现了与周边景观的和谐一致,也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建筑景观,使旅游厕所成为“景中景”。
位于会理市城北广场的一座3A级旅游厕所就是利用闲置公房改造完成的,建筑设计风格颇具特色,如今已成为会理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该厕所坐落于北城楼广场东面,面积约120平方米,一楼为男厕、公厕管理房和功能齐全的独立家庭卫生间,二楼为女厕,在建筑风格上与会理古城融为一体。
“旅游厕所内全部采用非接触式感应冲水系统,除儿童坐便位外,坐便位均为智能马桶坐便器。”会理市城北广场旅游厕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方便行人、游客,该厕所还分别在一、二楼洗手间设置有24小时供应可饮用开水的供水设备。
走进会理市北郊城南街道辖区内的铁厂红景区,这里的旅游厕所内外都挂有艺术作品,使用彩绘或雕塑进行装饰。“我们将厕所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其成为景区的一个亮点。”铁厂红景区旅游厕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营造主题文化氛围、摆放绿植、安装干手设备等,为游客提供整洁舒适的如厕环境。
“旅游厕所内部空间除了标配的第三卫生间外,烘手机、洗手液和废弃物收集容器等一应俱全,通过为游客提供人性化设施和服务,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会理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设置家庭卫生间、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儿童坐便器、低位洗手盆,提供洗手液和纸巾等用品,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当前,随着“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会理市不断扩大旅游厕所建设数量,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旅游厕所标准化、规范化、品质化建设,督促旅游景区提升厕所管理服务水平,有效助推了创建工作和旅游业发展。
旅游厕所管理智慧升级
不仅建好旅游厕所,会理市也十分注重旅游厕所背后的环保问题。会理市在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的过程中,采用环保理念和技术,使厕所具有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性,采用自然通风、太阳能照明、雨水收集等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通过创新的设计和建造方式,会理市将“厕所革命”与智慧旅游相结合,配备厕所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厕所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氨气浓度、硫化氢浓度等各项数据,实现了节能化、智能化和除臭化,使厕所成为景区一道新的风景线,以优良、整洁、清新的厕所环境服务广大游客。
如今,会理市共有旅游厕所34座,3A及以上等级旅游景区及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实现家庭卫生间全覆盖。
会理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持续推进旅游厕所电子地图标注工作,切实解决游客“找厕难”问题。同时,科学配置男女厕位比例,加强无障碍厕位和家庭卫生间建设。
为切实提升旅游厕所服务水平,会理市在增加建设旅游厕所数量的同时,提高建设质量、优化服务品质,动员商家对新建、改建的公共厕所和旅游厕所进行GPS定位,并将厕所的实际情况拍照上传至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平台,游客可通过地图导航App迅速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公共厕所。
游客除了使用地图导航外,也可以在“AI游会理”小程序上定位旅游厕所。“现在,在手机上就能看到哪里有厕所、距离多远,节省了很多时间,太方便了。”在会理会议遗址游玩的杨女士说。
此外,会理市创新一整套旅游厕所专项管理制度,对厕所的建设及运行做好有关记录和档案保存,建立了旅游厕所的“一用一清、每日一检”厕所日常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并安排专人对每一处旅游厕所实行“一对一”清理,确保旅游厕所干净、卫生、专人管。同时,会理市还在厕所适当位置增加了景区文化展示,让大家赏心悦目。
在会理市,随处可见的高品质旅游厕所是游客舒心游会理的重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会理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在旅游高峰期制定相应的厕所管理和服务专项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景区出入口及热门景点、观景平台等瞬时人流集中区域厕位配置,增加旅游高峰期厕所保洁人员数量及保洁频次,不断提高游客的旅游满意度。
“一个小小的厕所,影响着游客的出行体验,更关乎旅游业的大发展。”会理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会理市将持续抓好“厕所革命”,进一步提升当地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会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