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丽敏
近期,随着电视剧《繁花》热播,市民游客跟着镜头回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机勃勃的上海,也在线下寻找“繁花”同款打卡点。位于上海复兴中路505号的思南公馆思南文学之家近日打造的“繁花盛开”市集,复原了至真园、沪联商厦等剧中场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寻找“繁花”故事。
思南公馆街区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由51幢保留保护建筑组成,以成片花园住宅保留保护为特色。漫步于思南公馆街区,一幅海派风情建筑画卷徐徐展开,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见证着上海的流金岁月。随着时光流转,除了保留厚重的历史底蕴之外,思南公馆的精品文化、公共博览、游憩娱乐等现代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发展。2022年,思南公馆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吸引市民游客反复来到思南公馆的不仅有梧桐树下的风景,还有常年举办的文化活动。而其中,思南读书会是思南公馆的“文化名片”。推出9年多来,思南读书会吸引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彼得·汉德克、莫言,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安忆、金宇澄、孙甘露等1500余位嘉宾与7万多名读者,共同参与一场场风雨无阻的文学与思想盛宴。此外,思南公馆还培育了思南赏艺会、思南城市空间艺术节、思南露天博物馆、思南夜派对等一批品牌项目和活动,涵盖音乐、出版、读书、时尚、设计、影视、戏曲、戏剧等方面,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成为现实。
在街角偶遇古典音乐快闪、在老洋房里观赏艺术展、在市集前逛吃逛吃……如今的思南公馆,文化活动轮番上演,市民游客置身其中,便能深度体验海派韵味。“提起上海的文化活动,一定绕不开思南公馆。这里既有‘老上海’的历史底蕴,又有年轻人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活动。”“95后”路路是思南公馆的常客,在她看来,漫步思南公馆体验海派文化,参加思南读书会感受思想碰撞,是在城市中放松身心的不二选择。
作为上海特色文化地标的思南公馆,传承了海派文化和生活艺术的人文底蕴,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体验与文化熏陶。思南咖啡艺术节、“上海书展·思南美好书店节”、2024思南迎新季冬日花市……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思南公馆特色活动持续推陈出新。近年来,思南公馆按照“文化思南,城市空间”和“公共互动,开放包容”的运营理念,着力打造上海充满人文精神的城市公共空间。
“我们坚持文化先行,通过文化吸引人气,打造上海公共文化地标。”在思南公馆副总经理范美辰看来,“文化”是思南公馆的关键词。位于上海城市核心地带的思南公馆具有浓厚的海派文化氛围,是展示上海故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要持续打造“文化思南”品牌。
“历史与时尚在老洋房里碰撞,独具魅力。”在路路眼中,思南公馆是一本书,需要慢慢品读,而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则让思南公馆的老建筑“活”起来了,“走”进了更多年轻人的生活。相比于传统的旅游街区,思南公馆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活动,让人们能够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在街区中认真品读海派文化的魅力。“期待思南公馆推出更多文化活动,在街区中体验公共文化‘繁花盛开’。”路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