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9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鄱阳站

冬季到鄱阳来看鸟

□ 李振南

杭昌高铁开通后,有个声音一直在我心里呼唤:快去鄱阳湖看鸟,别错过这个季节,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于是,飞速疾驰的列车,很快把我从这一头的西子湖,驮到了那一头的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长江南岸、江西北部,地跨南昌、九江、上饶三市的十多个县区。小时候,我从课文中知道,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湖的周围是广袤、美丽、富庶的平原,河道密布,芳草萋萋,渔舟唱晚,物产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后来,我读大学时,曾跟着指导老师去考察鄱阳湖的湿地芦苇,也考察鄱阳湖的鸟。从那时起,我便知道深冬是去鄱阳湖看鸟的最好季节。所以,这次我从鄱阳站下车后,二话不说,便打车直奔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在湖区的路上,我觉得今年的鄱阳湖似乎没有受到北方寒潮的影响,所到之处,湖面烟波浩渺,气势磅礴,水天一色,绿波万顷,苍茫的芦苇给鄱阳湖平添了几分肃穆、庄重感。我很快就被迷住了,迷醉于鄱阳湖秀美、自然、原生态的水乡世界,更为它的波澜壮阔而倾倒。

抵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后,我没有直接上游船,而是在湖畔慢走。这里河流众多,溪水蜿蜒,农田遍布,芦苇摇曳,集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等于一体,是一片极具代表性的大型湿地,也是我见过的第一片真正意义上的淡水湿地。在这里,随时、随处可以看到各种鸟。它们在沟渠,在农田,在水边,在一切有水的地方栖息、觅食、游戏。当然,我也看到一大批来鄱阳湖看鸟的人。他们人人手握“长枪短炮”,时刻准备拍摄下鸟儿们最美的姿态。

根据游览提示,我随着人流乘坐游船去看鸟。当鄱阳湖广阔、淡绿的湖面被船头剪开,在船舷两侧溅起绚烂的水花时,这次冬季到鄱阳湖来看鸟的帷幕终于拉开了。随着游船慢慢行进,不时有鸟儿从附近的洲渚上起飞,并倏地从我眼前掠过。这些鸟儿在湖面上愉快地翱翔着、鸣叫着,构成生机勃勃、朝气满满的绝美景色,让我惊叹,让我折服。面对此情此景,我忽然想起诗人余亚飞的诗句:“鄱阳湖畔鸟天堂,鹬鹳低飞鹤鹭翔;野鸭寻鱼鸥击水,丛丛芦苇雁鹄藏。”诗人在短短28字里,描绘了鹬、鹳、鹤、鹭、鸭、鸥、雁、鹄八种鸟的形态。我想,这真是一幅富含诗意的鄱阳湖鸟类画卷。

在游船上,导游向我们介绍,经过当地连续多年对湿地的严格保护、生态改善和合理利用,每年初冬,成千上万只候鸟从西伯利亚、蒙古国、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鄱阳湖越冬,堪称天下奇观。如今,鄱阳湖保护区内有鸟类300多种、近100万只,其中包括白鹤、天鹅、白琵鹭、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十种。这里已成为白鹤的天堂、天鹅的故乡,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听完介绍,我深深体会到,鸟类是有灵性的动物。这些鸟儿自几千、几万里之外,跋涉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而来,最终停留在鄱阳湖达数月之久,它们必有自己的眼光、判断与要求。鄱阳湖得天独厚的地理、水文、气候条件,召唤了鸟儿们到来。但要让鸟儿们能够年复一年地迁徙过来,平平安安地居留下来,更需要的是人类的维护、成全,需要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现在,我眼前的情景,就印证了候鸟们明智的选择:这里水广地阔,草丰鱼肥,湖边居民和外来观鸟的人们都充满善意,自是一方天人合一的乐土。

在鄱阳湖,我与珍稀、高贵的白鹤不期而遇。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野地里的白鹤,总数超过20只。它们有长长的颈项,站立时通体白色,胸和前额红艳鲜亮,嘴和脚略带暗红。白鹤飞翔时,翅尖闪出一抹黑色,其余羽毛白而整洁,全身散发着优雅与高贵。它们有的在草滩悠闲踱步,有的正不慌不忙地觅食,有的在与同伴交颈亲昵,还有的“啪”的一声展开翅膀,一冲而起,给人一种永远向前、向上的冲动。白鹤们一点也不怕生,任由我们靠近,也会大大方方啄食我们手中的鸟食。

在我国,鹤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据说,白鹤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非常高,是环境状况的重要标识物。这些白鹤选择到鄱阳湖越冬,是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最好肯定,也是对喜爱它们的游人最好的馈赠。

鹤是祥瑞之物,形美、性柔、声丽、寿长。人们说,鹤舞云天,鹤鸣九皋,松鹤延年,尤其刘禹锡那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凡此种种,鹤给人特别有仙气的感觉,所以也被人们爱称为“仙鹤”。我又想,有鹤的鄱阳湖,自然就是仙境般的祥瑞、富饶、神圣之湖了。

2024-01-09 鄱阳站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6807.html 1 冬季到鄱阳来看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