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大力开展普法宣传 优化旅游法治环境

□ 郑 宁

旅游行业普法要有针对性,应当务实有效,针对当前旅游行业的突出问题、重点群体开展普法宣传,抓住热点和痛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今年12月1日至7日是我国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为更好地传播法治理念和法治文化,文化和旅游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2023年“宪法宣传周”法治文化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对于提升旅游行业法治意识,优化旅游法治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新时代新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旅游法治建设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指引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旅游行业要着力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从而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行业普法必须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最高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旅游普法应当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维护宪法权威。宪法规定国家发展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国家保护文化遗产,公民享有文化权利,都为公民旅游基本权益的保障提供了宪法依据。

旅游行业普法应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旅游行业应当注重公民法治习惯的实践养成,促进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法治,在法治实践中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民懂法守法。

旅游行业普法的目标是促进全民守法,使从业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以旅游法为基石,《旅行社条例》等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为支撑,行政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旅游法律法规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现行有效的旅游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约200件,内容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各领域。当前,我国旅游行业还存在着市场秩序不够规范、执法力量相对不足、旅游新业态监管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优化旅游法治体系和法治环境。

旅游行业普法要有针对性,应当务实有效,针对当前旅游行业的突出问题、重点群体开展普法宣传,抓住热点和痛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应当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活动融入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全过程;做到“谁服务谁普法”,把普法贯穿于日常行政审批、行政指导、公共服务和人才培训之中。

旅游行业普法要有多样性,利用各种公共文化资源,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可以依托宾馆、景区、公共文化场馆等场所张贴或者播放宣传标语,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等宣传阵地,开展多维度、接地气的普法宣传活动,可以通过文艺汇演、专题展览、讲座、短视频、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例如,国家图书馆举办的2023年“宪法宣传周”馆藏法律文献展,集中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献和红色法治文献,并举行法治专题讲座,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23-12-2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4981.html 1 大力开展普法宣传 优化旅游法治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