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范朝慧
推出龙江剧普法小戏、展出馆藏法律文献展、打造法治文旅数字体验馆……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为我国第六个“宪法宣传周”。连日来,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高质量推动法治文旅建设,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她给予我们最有力,也最温暖的庇护”“她赋予我们平等的权利和尊严”“她守护着我们的一生,也守护着大好河山的未来”……12月1日,在国家图书馆,宪法公益宣传片、法治文化公益宣传片引人驻足。当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举办的“宪法宣传周”法治文化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启动。
“启动仪式上,‘宪法宣传周’馆藏法律文献展同步向公众开放,展览内容包括传统法律思想、法典、判牍案例等法律文献,还展示了我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法治文化文献。”国家图书馆有关负责人介绍,“展览让观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红色法治文化。”
12月4日,甘肃省法治文旅数字体验馆开馆。体验馆以丝路法治文化、敦煌法治文化等为特色,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发挥普法教育功能。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表示,建设体验馆是贯彻落实甘肃省委全面依法治省部署的重要举措和推动法治文旅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具体行动。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河北制定年度学法计划,编制学法普法重点任务清单,购置发放普法读本,编印文化和旅游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电子工具书,开展“每日学法”活动,举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班、法治建设专题培训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日常学法普法,确保法治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宪法宣传周”期间,紧贴“推进文旅法治化建设,护航文旅高质量发展”特色,组织开展宪法宣誓仪式、法治宣传教育专题展、送法进基层等活动,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提高文旅系统依宪行政能力。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创新开展法治宣传剧目作品展播,通过龙江剧普法小戏宣传普及法治理念。
“这张照片拍摄于好一个活‘法’普法主题调研启动现场。”在湖北省图书馆,顺着讲解员手指的方向,湖北普法宣传的精彩瞬间一一呈现。今年“宪法宣传周”期间,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部门主办的“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暨普法摄影展在湖北省图书馆举行,围绕“好一个活‘法’”、荆楚政法基层行等主题,展出百余幅摄影作品。
建成宪法主题公园和场馆400余个,覆盖城市乡村,让群众学法有了“新课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推出云端展览,打造24小时不闭馆的线上宪法宣传教育阵地;全省首家宪法宣传数字馆台州数字宪法馆开门迎客……浙江省已连续10年在每年12月集中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以宪法精神持续为文旅发展凝心聚力。
在齐鲁大地,常态化、长效化的宪法宣传同样如火如荼开展。济宁市健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加强宪法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建成宪法主题公园89个。潍坊市探索创新“宪法+”新模式,推动宪法学习宣传与法治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增强宪法学习宣传效果。泰山景区票务运营中心在进山口、游客中心播放宪法宣传视频,向游客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掀起学习宣传宪法热潮。
“一进入公园就可以感受到庄重的氛围”“我对宪法的伟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接受法治精神的浸润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宪法宣传周”期间,南京宪法公园迎来参观热潮。
南京宪法公园位于南京滨江风光带与城市文体轴交会处,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宪、制宪、修宪、奉宪的伟大历史进程。公园寓情于景、寓教于乐,既是市民游客的休闲场所,又是礼敬宪法的庄严场所,建成以来已吸引参观者逾11万人次。为进一步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南京市专门为南京宪法公园颁布立法性决定——《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南京宪法公园使用管理的决定》,于12月4日正式实施,并规定每年“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在南京宪法公园举行活动,集中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文旅法治 与你同行”普法宣传活动近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举办。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现场发放《三明市提升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倡议书》,倡导旅游从业者以诚待客、以质兴文、以信兴旅。现场群众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了解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宪法知识、文旅法治知识,知道了更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
“今年‘宪法宣传周’,全国文旅系统活动丰富多彩,如向群众发放宣传册等普法资料,组织普法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景区,开展文旅普法知识趣味互动和普法书展等,以法治为底色,以行业为依托,精彩纷呈,特色彰显。”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法律系教授王平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宣传宪法和法律,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求。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积极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有效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在法治中浸润了文化,在文化中渗透了法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注入了更多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