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隶属浙江省绍兴市,素有“东南眉目”之美誉。这里山水资源丰富,有天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佛寺景区、十九峰景区、达利丝绸世界景区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李白、杜甫等460余位诗人曾在此留下1500多首诗篇,让新昌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首倡地和精华地。
今年以来,新昌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创新打造了“祈福圣地”“徒步露营王国”“疗愈度假王国”和“碳水王国”四大文旅品牌,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进一步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新蓝图。今年一季度,新昌累计接待游客136.16万人次,同比增长71.11%;实现旅游总收入19.92亿元,同比增长68.31%。
打造宜居宜游休养胜地
新昌县有着“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风貌和深厚的唐诗文化底蕴。近年来,新昌以唐诗文化注解新昌悠悠千年古韵,以“头雁”标准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振兴乡村,努力将“浙东唐诗名城”打造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旅融合样板地、休闲度假目的地。特别是今年以来,新昌继续推动“疗愈度假王国”“徒步露营王国”等品牌建设,让市民和游客从“看山看水”转变为“游山玩水”,从“旅游观光”转变为“休闲度假”。
新昌文旅专设疗愈专线,设置了大佛城至十九峰(飞龙栈道)的2个班次,高铁站至十九峰(飞龙栈道)的6个班次,大佛城至镜岭夜游专线的2个班次,以及高铁站至后金山下岩贝(金山上旅游专线)的2个班次。此外,每天开往回山、镜岭方向经过十九峰景区(左于路口、雅庄)专线共计270个班次。其中,有2辆专线车辆进行车身喷绘,通过美图美景的车身展示,提高疗愈度假专线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昌文旅影响力,《下一站,新昌》主题视频、《在夏日的风中停留》歌曲MV等产品创新推出,赢得了大众广泛好评。视频通过主人公2天时间、24个时辰的行程,私人订制了来新昌疗愈度假的两天一晚旅游攻略,将新昌的好山、好水、好风景生动呈现在观众眼前。目前,该视频在绍兴、江苏、安徽、广东、上海等地的文旅推介活动上播放,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同时,《在夏日的风中停留》作为“疗愈度假王国”主题曲,旋律优美、歌词清新,并由新昌本土歌手深情演绎。8月17日,在上海举办的推广活动中,歌曲MV首次公开演唱,广受好评。
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新昌四大文旅品牌,新昌组织开展文旅推介官培训班,聚焦文旅解说、口头表达、协调能力等方面要求,评选出金牌文旅推介官5名、优秀文旅推介官10名。下一步,新昌将指导各乡镇及相关景区利用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推介资料,丰富推介形式,进一步提升新昌文旅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
打响“碳水王国”品牌名气
清晨,走进新昌大街小巷,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来一碗炒年糕、上一笼鲜芋饺、扯一张镬拉头,碳水与油脂的巧妙叠加,是味蕾与视觉的双重享受,带给食客一整天的愉悦。
近年来,新昌县围绕“聚人气、扩内需、促消费”总目标,聚焦新需求新体验,深入挖掘特色小吃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把特色小吃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创业工程、品牌工程、富民工程,实现“小吃大产业,富民金饭碗”,促进消费升级、服务业提质增效。
位于新昌老城核心区的南街,不仅有很多新昌特色美食,还有从清末民初留存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特色建筑,是很多游客来新昌的必到之处。今年春节期间,新昌南街修整后重新亮相,街两边的老楼既保留古韵又焕发新的活力,名店招引、小吃评选、游客推介等系列活动,让这条韵味十足的南街再次“火”了。
如何让南街这把“火”一直烧下去?新昌县瞄准年轻化、潮流化定位,从品牌、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创造,编制美食地图、发布美食榜单、开通美食公交专线、统一小吃新包装等,赋予小吃新的生命力。今年8月起,新昌推出了南街“碳水王国”接驳专线,市民、游客可以在大佛寺、小寺岙、康乐广场等,免费乘坐接驳车前往南街打卡美食,进一步提高游玩体验感。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打造“碳水王国”金名片,新昌县还深挖本土美食文化,在全域范围内常态化开展特色活动聚人气。如新昌县有关部门联合省内高校开展大学生“特种兵旅游”之“包邮区碳水王国”体验活动,吸引大学生先后走进南街、大佛寺和梅渚古村,用新潮的方式体味和记录“碳水王国”的美食美景。
唐诗之路三十年 新昌再出发
今年是“浙东唐诗之路”正式命名30周年。11月28日,一场总结“浙东唐诗之路”发展建设成果、探讨“浙东唐诗之路”如何再出发的大会在新昌县开展。
大会上,围绕“浙东唐诗之路”的发展,知名文化学者郦波作了题为“山水唐诗路 中华赤子心”的精彩分享。随后一场“浙东唐诗之路”和“丝绸之路”之间的联动,碰撞出新的火花。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中国计量大学教授、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副会长邱高兴,新昌县副县长李一峰展开了一场“双城对话”。
多城联动,文化交融。作为发起地,新昌和“浙东唐诗之路”沿线城市发布联合倡议,升级“浙东唐诗之路”文化研究成果,确立“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地位;升级“浙东唐诗之路”文化重大标识,打造浙江文化展示新高地;提升“浙东唐诗之路”文旅产业能级,不断做大“诗路”文旅产业;加强“浙东唐诗之路”宣传推广,提升知名度、影响力、国际化水平。
此外,当天下午,近30位全国“唐诗之路”资深专家、敦煌学研究专家及新昌本地文化专家,开启一场“天姥论见”研讨会,进一步扩大“浙东唐诗之路”在全国的影响力群策群力,开拓“浙东唐诗之路”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为“浙东唐诗名城”,30年来,新昌县致力于让“唐诗之路”“活”起来、“火”起来。
一方面,新昌持续深化“诗路”研究。先后成立“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工作领导小组、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诗路研究中心等,确立了新昌在“浙东唐诗之路”学术界的主体地位,推出了《唐诗之路研究丛书》第一辑、第二辑等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新昌着力物化“诗路”项目。全力打造诗路研究新高地、文旅融合样板地、唐诗之路精华地,通过天姥十景、唐诗文化园、唐诗之路博物馆等项目的打造,形成唐诗文化全域旅游格局。
此外,新昌还以“李梦白”为城市形象符号,深度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文旅IP,挖掘文创体验产品;创作诗路文化演艺项目《诗路芳菲》,展开了对“浙东唐诗之路”“诗画江南”的艺术探索;推广“唐诗之路”新昌特色疗休养品牌,实现了诗路产品的转化。
“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设发展,带来了整座城市融合发展、蓬勃向上的朝气。
新昌县委书记黄旭荣说,新昌非常珍视“浙东唐诗之路”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多年来,新昌统筹规划、研究、保护、开发、宣传,做深研究、做精项目、做实转化,让诗路品牌更为人所知、诗路意境更有形可感、诗路产业更惠民利民。
黄旭荣说,新昌将以此次发展大会为契机,与各方一道共同开启高质量建设“浙东唐诗之路”新征程,共同书写融合发展、开放包容的“诗路文化”新篇章,真正把“浙东唐诗之路”打造成文化之路、旅游之路、产业之路、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