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
第08版:旅游报08版

汇聚智慧力量 添彩美好旅途

智慧旅游发展大会暨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动展现行业风潮、江苏实践

11月23日至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智慧旅游发展大会暨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动在江苏南京举办。活动以“智慧旅游:新时代 新动能 新供给”为主题,深入剖析了智慧旅游发展现状、探讨了未来发展前景,并发布了《全国智慧旅游发展报告2023》和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活动期间,还在全国征集、遴选出69家企业近100个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全景呈现了当前国内智慧旅游发展成果,其中,江苏有16家企业28个项目亮相此次活动。

近年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智慧文旅融入“智慧江苏”建设,建立了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数字化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推进机制,多点发力、融合创新,从加快科技创新、加深场景应用、加强数实融合等多方面扎实推进智慧文旅高质量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多环节、更广领域与文旅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旅游业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搭建平台 共推智慧旅游发展

“我国旅游业拥有超大市场、庞大用户、多样场景和规模优势,要顺应大势,培育壮大数字化新动能,推动旅游服务方式更新、消费模式升级、管理手段提升。”“科技从旅游体验、行业管理、宣传推广等多方面加速推动文旅行业数智化转型,不仅推动了供给侧改革、提升了行业运转效率,也为游客带来超越期待、倍加精彩的体验。”“数实融合的根本是数字赋能、以数促实,要防止片面追求云端化、线上化,背离智慧旅游发展的初衷。”在11月23日举办的智慧旅游发展大会上,国家相关部委代表,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及重点科技企业、旅游企业代表纷纷就智慧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董昕说,近年来,中国移动系统打造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打造了近2000个文旅融合、虚实结合的“5G+智慧旅游应用”。比如,利用“5G+混合现实”、数字孪生技术,带领游客在江苏连云港花果山景区畅游神话故事中的“大圣故里”;在福建厦门鼓浪屿打造“元宇宙第一岛”,通过映射物理时空,为游客提供文旅游览、互动娱乐、消费购物等全新数智体验等。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发展智慧旅游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旅游消费升级的需要。他介绍,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专项调查,超过8成的受访者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体验旅游过程中的科技项目,超过50%的游客希望提升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新场景,智慧旅游对上下游及周边产业的带动效应也越来越突出。过去一年,新成立的文旅企业中,旅游智能相关企业占比达31.1%。

虽然旅游智能企业蓬勃发展,旅游场景对数字手段的需求也愈发旺盛,但智慧旅游发展仍面临着信息不对称、供需之间适配度差、链条上中下游贯通不畅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次智慧旅游发展大会期间还举办了智慧旅游供需对接活动,引导供需双方深入挖掘需求、充分展示供给、现场进行对接,推进互动交流和交易合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各地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重点镇村代表,及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智”优秀解决方案代表参加对接活动。

科技创新 培育文旅智慧标杆

在恐龙园文化旅游集团展位,裸眼3D技术结合特种影视内容,将恐龙逼真地还原在场馆内;在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展位,通过全息炫屏呈现的昆曲演出,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聆听;在南京英特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展位,观众甚至直接与虚拟超写实数字人展开了互动……此次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动现场,江苏的各类沉浸式体验产品受到观众热捧,而在现实旅游场景中,这些科技感十足的新兴业态同样颇受青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兴业态在文旅领域的走红离不开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与强大赋能。近年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强化创新创造和数字赋能,引导各类技术主体把握旅游业发展需求,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探索技术跨界应用,为文旅领域提供数字技术支撑。截至目前,江苏已制定发布文旅数字化技术标准6项,支持建设省级以上文旅数字化研究载体11家。

在南京夫子庙景区主干道,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举人”全息影像总是会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拍照。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MO李冰介绍,达斯琪推出的直径3米的户外产品DSee-2049,已陆续在武汉黄鹤楼、常州中华恐龙园等景区落地。此外,达斯琪还先后为南京夫子庙戏院里和白鹭洲量身打造了数字全息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方面,DSee-2049户外全息做到了完全防水、抗10级台风,甚至在10公里外也能看到全息效果。”

戴上一副可穿戴设备,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乘上“星际飞碟”,随着《飞天魔毯》音乐声响起,座椅前后晃动,沙漠、海底、城堡等场景接连出现。在展示活动现场,体验VR“星际空间”飞碟项目的观众络绎不绝。江苏拓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总监周亮介绍,“星际空间”运用VR/AR/XR 技术,让观众体验感更强、效果更加逼真。同时,其新品还包括“失重回旋飞碟”、高自由度运动平台“星际穿梭”和主打 360°旋转超强动感的“星际赛车”,已广泛应用于文旅全景游览、文旅穿越动感模拟等场景。

裸眼3D呈现的恐龙给观众直观的震撼、模拟驾驶体验舱为观众提供各类虚拟驾驶环境、滚球设备让观众主动参与到剧情当中……大会期间,恐龙园文化旅游集团展示的3个项目都已应用到文旅领域当中。常州恐龙园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倪燕认为,科技是拿来运用的,在智慧旅游发展过程中,还是应该以内容为本,让新技术服务内容表达。

沉浸体验 数字技术融入风景

智慧旅游是数字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近年来,江苏深化文旅融合,引导文旅领域主动拥抱前沿技术,以“数字+”赋能,创新旅游服务、旅游营销和管理模式,创造更多富有文化神韵的旅游产品、旅游场景。“云上博物”“炫非遗”“全息5G大运河”“文都时空”等品牌项目,正让江苏文旅资源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与此同时,江苏还遴选推出省级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文旅示范和培育项目、乡村旅游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案例等一批智慧旅游发展典型,为文旅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集智聚力。

步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身处5面屏幕环绕的空间中,通过裸眼3D和VR技术,千里运河画卷近在咫尺,两岸烟火气息触手可及,观众仿佛立于船头乘风破浪,跟随两岸风光,一站式、沉浸式打卡大运河沿线17座城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我们始终致力于打造观众友好型博物馆。所谓友好,即可参与、可互动,特别是对于年轻观众而言,他们参与意愿非常强烈。而数字技术则是拉近博物馆与观众之间距离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不仅打造了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还在常设展览和临展中都大量运用了数字技术。”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也有诸多创新。今年,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四大板块正式上线,包含知识图谱应用、报恩圣境元宇宙、数字门票和智能馆长等内容。南京文化投资控股集团CTO蒋华晨说,大报恩寺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是南京文投集团提出的数字时代城市文化整体解决方案——文都大脑的重要应用之一。未来,集团还会持续建设文博知识库、升级AI大模型,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更多文博场馆当中。

数字技术给传统景区带来的体验升级更加明显。以无锡拈花湾景区为例,景区内,“空灵之境”项目利用3D灯光投影打造出一条流线型时空光影隧道,投影、风扇自动成像,营造动态水纹灯、立体可变色的视觉艺术效果,河道两畔加装音响无线定位播放系统,随船而游、随船而响,模拟鸟叫虫鸣之声,将声、光、电、形、色、感进行融合。“元生幻境,寻鹿元宇宙”项目则将AR、MR等技术与游客的赏花线路结合,对鹿鸣谷生态区进行全景建模,制作出多种虚拟场景,推出“梦回唐樱”元宇宙体验。

“炫酷的技术不是目的,优质文化内容才是根本。”在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看来,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的打造要遵循“内容第一”的原则。他说,“沉浸式体验讲究的是要让游客逐渐从‘看景’变成‘入景’。智慧旅游要通过创意、创新、创造,挖掘景区文化特色,从而体现差异化、创造独特性。”

智慧大脑 全面赋能服务监管

智慧旅游带来的不仅是游客体验的升级,也为监管和服务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贯穿游前、游中、游后全流程的数字化手段,让一座座智慧博物馆、智慧景区乃至智慧城市跃然眼前。

2020年7月,江苏智慧文旅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为江苏文旅行业监管装上“千里眼”,让文旅市场趋势研判拥有“强大脑”。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包括行业监管、数据分析和公共服务三大功能,从监管主体看,已经实现了对江苏文旅行业的全覆盖;从数据资产看,平台不仅有客流、消费等旅游基础数据,而且已经完成食宿行游购娱等各细分行业的动态数据归集,可以快速实现同环比等趋势分析。此外,平台还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告警—自动下发—处置反馈”监管闭环系统,通过在全部3000多路监控中加入了人工智能引擎,计算机每5分钟自动轮巡一遍监控,自动发现人员快速聚集、区域人员拥挤、烟火警报等6类问题。这些提示信息将同步发送值班人员以及属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安全负责人、景区安全负责人,景区安全负责人要通过专用的微信小程序,回复处置情况,形成管理闭环。

近年来,苏州着力打造以数字化、可视化、沉浸式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治理体系,加快建设智慧旅游城市。苏州市副市长查颖冬说,在苏州,数字技术正融入旅游的全过程需求。比如,打造“君到苏州”文化旅游总入口,整合各类资源,提供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类别的全方位贴心服务,实现“一部手机游苏州,掌上轻松品文化”。在高铁新城、金鸡湖景区等重点领域,试点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无人清扫、无人售卖等运用,便于市民、游客生活出行。推动景区、度假区加快安装环境感知、安全感知、图像感知、身份感知等物联感知设备,运用数字化技术加速景区服务体系全面升级等。

数字技术在创新创造文旅新空间新场景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文旅消费。近年来,江苏累计销售超18万张“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带动全省文旅消费2.08亿元;实施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开展数字人民币受理场景改造,建成省级文旅消费便捷支付示范区45个、数字人民币重点旅游景区覆盖超40%。根据银联商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江苏全省文旅消费总额3932亿元,同比增长31.8%,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10%。

未来,江苏将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强制度和机制创新,推动要素有机融合,着力构建文旅公共服务一张网,用好文旅数字“资源池”,发展文旅市场“潮业态”,在加快数字化转型中培育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智慧旅游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领域,对于强化科技赋能和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数字化新动能,推进旅游业态变革、服务方式更新、消费模式升级、管理手段提升,让广大游客畅享数字化时代智慧旅游服务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乘着数字时代的东风,准确把握信息时代发展大势,不断更新理念思路,创新政策举措,增添发展动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探索新经验提供有力支撑。

2023-11-28 智慧旅游发展大会暨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动展现行业风潮、江苏实践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4294.html 1 汇聚智慧力量 添彩美好旅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