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巴马好山水 长寿养生地

——2023文化和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采风宣传活动走进长寿之乡巴马

□ 本报记者 邓敏敏

“我们这个团,大多数人是第四次来巴马了,我第一次来巴马是12年前。”11月1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赐福湖的游船上,新加坡游客林仁耀和夫人刘莲珠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边的空气很好,水好,青菜也特别好吃。来到巴马,睡眠也更好了,我们70多岁,觉得好像还很年轻。”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地区,近日,记者跟随“点亮灵山秀水 共享美好生活”2023文化和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采风团,实地领略游客们眼里的“巴马好山水 长寿养生地”。

好山好水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词就是“生态”和“长寿”。巴马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也是中国第一个被国际、国内双认定的“世界长寿之乡”和“中国长寿之乡”。

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委副书记、县长余浩学表示,近年来,巴马紧紧围绕“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广西大健康产业龙头基地、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三大战略定位,积极践行“两山”理念,走生态路,打文旅康养牌,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做精做优特色旅游文章,努力推动巴马旅游由单一景区景点的观光游向融合大健康的康养旅游转变。巴马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今年1至9月,巴马接待游客约722.39万人次,实现社会旅游总消费73.91亿元,游客人数和社会旅游总消费较2019年同期均实现了增长。

据了解,盘阳河流域作为巴马长寿文化的主要载体,串联了水晶宫、命河、百魔洞、百鸟岩、赐福湖等重要景点。今年4月25日,中央歌剧院的音乐家们在水晶宫景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山洞音乐会,现在还能在水晶宫看到中央歌剧院巴马(水晶宫)山洞音乐会的标牌。

一位来自河池市、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腼腆地告诉记者,她今年已经来水晶宫游玩3次了,除了第一次是慕名独自而来,后两次都是和朋友一起来的。

让采风团成员留下深刻印象的百鸟岩景区位于甲篆镇烈屯西北面的漠斋山下。百鸟岩没有其他溶洞常见的七彩灯光装饰,除了水声,就是导游娓娓道来的讲解声。此洞有“三明三暗”处,故有洞穴探险队员曾由衷地感叹,在洞中探秘可体味在地球上消失三天三夜的感觉。

养生福地

“我是听朋友介绍来巴马的,来了之后发现这里景色优美,水好空气也好,很适合度假养生。”70岁的付明义是盘锦人,在巴马旅居已三年,并大有继续旅居下去的打算。他说,“我介绍了好多朋友过来,现在每天晚上有空的时候,大家就会相约来百魔洞跳广场舞。”

“我也算见证了巴马旅游、康养产业的发展。”77岁的旅居人士尤庆辉祖籍湖南,长期在贵州工作,2007年来到巴马。如今,他已对巴马不一样的地磁、土壤、水、空气、阳光等“五个不一样”如数家珍。

据介绍,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百魔洞吸引了大批旅居人群来此康养疗养、长期生活居住。如同百魔洞景区门口广场上那块写着“我们如此热爱巴马”的牌子一样,这也是记者采访过程中的强烈感受。

巴马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旅居人士多数会选择在百魔洞周边的村庄租房或购置房产。盘阳河畔也经常能见到旅居人士唱歌、跳舞、锻炼的身影。

记者在百魔洞还遇到了当地一位99岁的老人,健步如飞地穿过洞穴,返回山上的瑶寨,一位游客兴奋地举着手机对她说:“看!3年前我拍的视频里就是您!”

余浩学告诉记者,文化和旅游部各级领导曾先后多次率队到巴马调研指导,12个司局、7家直属单位和3家社会团体与巴马建立了联系,相关司局还指导编制了《巴马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设计》《巴马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等。他说:“下一步,巴马将结合自身优势,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长寿养生文化为核心,融合自然生态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康养美食文化、红色文化等,以‘康旅融合、文旅融合’为两大抓手,统一布局,做好核心景区‘点’、串好特色主题‘线’、铺好乡村旅游‘面’。”

振兴之路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神秘的瑶寨、悠闲的百岁老人,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来此旅居。为了更好服务旅居群体和当地群众,巴马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甲篆镇百马村坡纳屯成立了坡纳农家旅馆协会,农家旅馆由公司负责经营、协会统一管理调配形成了“公司+农户+协会”的管理模式。游客住宿统筹安排,经营收入全屯有份,农户按股分红,形成了人人有工作、个个有事干、家家当老板的创业氛围。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的文旅项目,壹秋堂非遗工坊位于巴马最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新民社区。项目以瑶族非遗项目及巴马文旅资源为依托,立足当地长寿文化及民间民俗,开发文创手工艺品、建立产学研创基地、培育瑶族新手艺人,带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灵活多点就业,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

壹秋堂非遗展示及产品展销区摆放的巴马特色手工艺品,备受采风团一行青睐。巴马镇新民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坊自2022年9月启动以来,已带动周边居民就业40人左右,解决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家庭照顾”的迫切需求。

在巴马的“五个不一样”中,唯一能轻松带走的只有水,有此想法的还有深圳市四季甘泉食品有限公司总裁张文胜。他告诉记者:“2014年,我和几个朋友到巴马旅游,感觉这里生态环境好、水质更好,当时就以‘消费扶贫’的方式买水,帮巴马水扩大市场。”后来,他们一起在巴马投资打造了一个由水厂、博物馆、酒店等组成的巴马水文化庄园——巴马水谷,完成了从“助销售”到“自生产”的发展路径升级。

“这里除了我和水厂厂长,其他所有员工都是当地村民。我们手把手教村民工作技能,他们收入高了,日子好了,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留在巴马建设家乡。”张文胜告诉记者:“在巴马乡村振兴共创行动下,四季甘泉每销售一瓶水,就向慈善基金捐赠1分钱,用于关爱巴马的乡村老人、儿童,赋能乡村教师等公益项目。”

2023-11-24 邓敏敏 ——2023文化和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采风宣传活动走进长寿之乡巴马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4202.html 1 巴马好山水 长寿养生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