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擦亮中华文明重要标识

□ 李后强 陈杰

只有把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保护利用长江文化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为全面落实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总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工作,部署下一阶段任务,10月11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在湖北武汉召开。

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长江经济带发展侧重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侧重于历史传承与文化保护。两者互为支撑、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互为补充、融合发展。只有把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保护利用长江文化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进而为推动长江沿岸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擦亮中华文明重要标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是做好普查建档工作,建立长江文化资源数据库。启动长江文化资源普查和认定工作,依据长江重要文化资源的范围、布局、结构、性质、价值和保存状况,确定保护名录,建立长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数据库。组织由宣传、党史、考古、文博、文化和旅游、住建、自然资源等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长江文化资源的本体及其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对资源的历史价值、保护程度和社会影响力等进行综合性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编订长江文化资源名录,科学划定资源保护级别,确定重点保护利用对象。

二是做好保护利用规划,推动保护利用有序实施。充分考察长江文化资源所在地的资源状况、人口规模、民族特征、文化传统、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产业市场需求等情况,制定规划建设强制性指标。将长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配套,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相融合。对重点文化资源既要有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也要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还要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制定各具特色的个性化保护办法和措施,既强调整体性保护目标,又细化控制性指标,保证整体风貌得到最大程度保护,延续长江文化资源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

三是落实保护利用措施,将保护利用纳入法治化轨道。始终把抢救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不追求高、大、全,切实维护长江文化资源特有的历史环境风貌,最大限度保持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尤其是特色资源富集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城镇村寨、重要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要从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规划和建设、经费来源渠道、具体措施、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法律层面的刚性规定,为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可靠的政策法律依据,将长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纳入法治化轨道。

严格落实国家、省区市各类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针和要求,坚持抢救性与预防性并重,真实完整地保护现有资源,创新传承方式,提升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等设施载体建设。从严控制建设,杜绝擅自修建、未批先建、边报边建和规模过大等建设利用现象,实施合理利用。

加强文物保护制度建设,定期开展长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情况排查工作,及时对年久失修的遗址遗迹进行修复,同步落实文物保护资金保障。开展重要文物本体及赋存环境的定期和系统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完善文物和文化资源周边旅游环境容量监测体系,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超过或接近承载力的红色旅游景区,采取预警提醒和限制性措施。

四是保护利用紧密结合,高质量发挥综合效益。对长江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既要有历史维度,也要有现实维度。历史维度侧重红色文化的记忆和保存,现实维度侧重挖掘红色文化资源隐含的文化信息,服务于当前经济、社会和民生,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在加强保护过程中,注重挖掘长江文化资源的文化底蕴,提炼符合新时代精神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发展新的红色旅游文化业态;在进行利用过程中,充分尊重历史,不能违背长江文化资源历史本质精神。在开发建设中,坚持走主题化开发模式,注重对长江文化资源周边其他历史文化遗址的挖掘。找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当地乡村振兴、经济建设工作的结合点,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有效对接,通过实施大项目带动,促进长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的互动发展。坚持把长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产业调整、特色旅游、生态农业、安居工程、城乡绿化项目相结合,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五是构建整体联动格局,建立完善科学管理体系。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涉及征地、移民、拆迁、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需要在工作中始终突出政府的主导性地位,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部署下开展工作,确保保护利用一盘棋。在政府和部门有力推动下,充分发挥地区间的地域性特征和资源互补优势,系统制定错位发展规划,打造集遗址保护、民风民俗体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联合体,避免同质化建设和无序化竞争。完善区域合作,清除制度障碍,理顺管理体制,解决地区部门间条块分割、相互制约的局面。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工作机构,负责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方面的决策、协调和征询工作,实行分级保护原则,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逐步建立和完善严格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3-11-23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4172.html 1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擦亮中华文明重要标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