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
第08版:旅游报08版

十年砥砺铸马戏辉煌 跨越国界创梦想舞台

第七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将于11月11日落下帷幕

汇聚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马戏艺术家,上演9场精彩马戏表演,吸引近3万人次游客共襄盛会。由广东省政府主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珠海市政府、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将于11月11日在珠海横琴长隆国际马戏城举办闭幕式暨综合场演出,为期8天的国际马戏盛宴落下帷幕。

十年砥砺铸马戏辉煌。中国国际马戏节自2013年首度举办以来,坚守传承马戏的初心,致力于构筑中国杂技艺术传承创新与国际马戏文化交流的桥梁,打造了中国的马戏艺术家与世界马戏团队同台竞技的梦想舞台,为启发中国马戏艺术的创新发展,推动中国马戏艺术不断进步,促进马戏文化的蓬勃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国际马戏节已经成为国际杂技界的马戏杂技艺术盛会和创新平台之一,在国际马戏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搭建中外交流舞台 促进马戏艺术发展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恰是在2013年,首届中国国际马戏节肩负着通过马戏艺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人文合作的重要使命应运而生。以“门类齐全、技艺高超、崇尚创新”为准则,每届中国国际马戏节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杂技、马戏业界专家、精英团队前来。通过表演和互动,中国国际马戏节展示了各国的马戏传统和创新成果,促进了中外马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促使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启发,丰富了世界马戏艺术的多样性。

本届中国国际马戏节上,杂技、舞蹈、滑稽表演、极限运动、魔术等艺术门类的精彩演出与传统的马戏表演,在当代潮流元素的映衬下绽放异彩,中国特色表演与异域风情节目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演出风格。中国马戏艺术家在本届马戏节演出的三大节目,在传承马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京剧、杂技等本土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

来自中国的杂技节目《花样年华·伞技》将杂技与舞蹈、音乐、剧情相结合,创新性地在单个杂技节目中融入了剧情设置,让江南水乡风情呈现于观众眼前。马来西亚演员与中国台湾地区的演员突破传统抖空竹表演形式,在有限的演出时间内,巧妙结合了传统和创新玩法,既在传统的中国非遗技艺中融入了潮流元素,又展示了马戏节国际合作的包容性。

中国国际马戏节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马戏艺术的独特魅力,让中国文化在国际上闪耀光芒,也为中外马戏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机会。

传播世界马戏文化 构建马戏创新平台

中国小伙在自行车上,翻腾、顶功、抛接完成一个个高难度动作,惊险刺激、扣人心弦;俄罗斯姑娘穿着飘逸的长裙完成浪桥飞跃,高空后空翻两周落桥、三周落地;埃塞俄比亚的表演者将小跳板与蹬人结合,演绎跳板翻腾和蹬人动作,更有超高难度后空翻技巧……精彩的马戏节目引来观众们的阵阵欢呼。

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国际马戏节就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创新节目形式、提高办节水准,精心挑选更具时代性、先进性、国际性的马戏精品节目。本届中国国际马戏节上,从世界10多个著名马戏盛会中精挑细选了20个马戏节目同台献演,为观众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体验。

在促进中外马戏艺术交流互动的同时,中国国际马戏节还一直致力于推动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历届演出节目均在表演技巧、舞台效果和叙事形式上“新益求新”,十年间源源不断地为马戏文化注入新能量,塑造马戏艺术的创新表达。

本届中国国际马戏节上,不但让观众欣赏到了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杂技表演,还包含了许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当代元素,不论是展演节目《逐风者·男子集体车技》在装置道具方面的创新研发,还是开幕式上珠海横琴《长隆秀》演出中“欢乐车技”节目在服装、音乐和杂技技巧上的创新编排,都体现了现代时尚理念,让观众大感新奇。

“没想到自行车还可以这样玩,演员服装很鲜艳,音乐特别欢乐,全程高能,尤其是演员叠在两辆自行车、4个人上,在高空中展现一字马的场景,相当震撼。”来自澳门的马戏迷周女士津津乐道。

中国国际马戏节的“创新”,不仅限于节目技艺技巧的提升,也体现在利用与时俱进的高科技,为马戏舞台增光添彩。“酷炫”成为不少观众在观看马戏表演后的共同感受。

无论是开闭幕式,还是文化惠民演出,以及新版《长隆秀》,本届中国国际马戏节的表演都是在升级改造的珠海横琴长隆剧院上演。剧院在原有的内部构造基础上,改造为拥有现代化三层结构的高水平特效科技场馆,并融合“水陆空”三维立体感官,采用270°全景式环形舞台和三大环绕水道、超过250米的360°高空吊挂环形轨道。为给观众带来更直观的视觉体验,还在观众区域开辟了一条宽超过5米的巡游通道。在诸多巧思加持下,各种“水陆空”效果随不同节目灵活变换,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演出效果。

在《极速飞车》节目中,多名骑士在台上风驰电掣、追逐献技,上演速度与激情。270°全景式环形舞台上,马戏艺术家展现360°旋转、倒挂金钩、侧身飞踢等非凡特技,给现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舞台上环绕水道的搭建,以及全息大屏的加持,也给马戏表演带来了更丰富的场景切换和表达方式。在《威尼斯》节目中,小船儿沿着水道缓缓驶入,配合舞台屏幕上惟妙惟肖的岸边景象,呈现出一幅唯美的水城画卷。

中外马戏文化的多元互动,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现代化科技舞台的多维赋能,使得中国国际马戏节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连接了过去和现在、东方和西方。未来,中国国际马戏节也将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世界马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传播文化惠及民众 促进文旅消费繁荣

中国国际马戏节已经成为国际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盛会,为全球的马戏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为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为市民以及国内外游客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马戏艺术盛宴。

本届中国国际马戏节的惠民演出带来了空中吊环、门板双人技巧、非洲杂技、女子浪桥、滑稽表演等诸多门类的表演,让观众在国粹国潮与世界文化、科技与未来、艺术与生活、优雅与力量的碰撞交融中,体验了一场沉浸式的马戏盛宴。

长隆集团匠心耕耘,自2000年开始就在马戏文化的沃土上耕耘。如今,在广州、珠海的两个度假区共有3座马戏剧院,总计1.6万个座位,拥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中外演员,累计吸引来自全世界超过4500万人次观众来到长隆,感受马戏的快乐。

珠海横琴长隆剧院此前更推出全新巨作珠海横琴《长隆秀》,在进一步促进世界马戏相关项目与技术的融合提升基础上,让这场马戏盛宴不再是年度限定,而是成为一个随时可享的盛大展演,将与中国国际马戏节表演节目同等规格、一样精彩的马戏节目日常性地呈现给观众。

中国国际马戏节、国际大马戏已经成为广东永不落幕的文化名片,成为珠海、横琴文旅产业的助推器,对推动当地文旅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多元化发展,优化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以及为当地经济发展提质提量做出积极贡献。

长隆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国际马戏节不仅是一场展演,还带来文化创意、旅游、餐饮、住宿等多个文旅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各类相关产业都在中国国际马戏节举办期间迎来了黄金时段。近几届中国国际马戏节还通过直播、短视频、线上活动等形式将传统节庆活动与互联网新兴业态相结合,将马戏文化向全世界有效传播的同时,不断拓展文旅产业链边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十年来,通过整合各方力量,深入探索市场化、产业化运作规律,中国国际马戏节已经成为横琴、珠海、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第七届中国国际马戏节的闭幕,是对中国马戏文化十年蓬勃发展的见证,也开启了马戏艺术的新征程。

2023-11-10 第七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将于11月11日落下帷幕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3910.html 1 十年砥砺铸马戏辉煌 跨越国界创梦想舞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