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学娅
最近参加了某大学酒旅专业学生的实习交流会,了解到目前行业中的双向选择大多不理想。这一边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不愿入行,那一边酒店缺人手,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虽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跟酒店为学生提供的实习效果不理想有关。比如有些酒店本身管理不佳,没有将接纳实习生当作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的一部分,而是将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没有很好地安排实习生的培训计划、制定带教管理流程。学生在实习期间不美好的经历往往会影响其入行期望。同时,学校对酒店不了解或教学不接地气造成酒店对实习生不满意的情况也大量存在。
笔者咨询了参加交流会的这所学校的实习情况,发现该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大三阶段就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实习前期,专业老师会积极与酒店沟通,挑选合适的实习酒店,提出酒店需配合教学的多项要求。实习过程中,带队老师保持和酒店及学生的密切联系,了解实习状况,提供专业帮助,保证了学生实习阶段的满意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自信。
实习结束后,学校和老师组织了大范围的交流会,已完成实习的学生,通过交流会可以发现知识和能力的欠缺点在哪,以保证就业的有效性;对于即将开始实习的学生,交流会提供了进入实习阶段的须知必备;对于专业老师,可以从中结合酒店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学生课程的通识教育。
从酒店的角度来看,对优秀的实习生,酒店会有留用的意愿,这给酒店与实习生的“双向奔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实在这样的双向选择时,双方都希望展示给对方最佳状态。如何让学生展现出有竞争力的一面?学校的课程设置跟得上行业快速发展的脚步以及教学的专业性对于酒店的匹配度,是不可或缺的保障环节。
解决年轻人不愿入职酒店的问题,就需要重视旅游院校学生的专业实习,需要学校、酒店和学生的三方努力,实现三赢。这样既可以提高专业院校学生进入行业的就业率,也可以为行业输入新鲜血液,成为行业发展新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