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清江
景区做好预约与限流管理,首先要从根本上提升旅游经营者的服务意识,即强化信息指引、品质保证的义务,在操作上更好体现精细化
近日,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的米仓山景区因超负荷接待游客,导致大量游客夜间滞留山上挨饿受冻的消息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据当地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以及米仓山景区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此次游客滞留事件已得到妥善解决。
今年以来,我国旅游市场加快复苏,发展势头强劲,一些热门景区出现“人从众”景象,在旅游旺季和节假日更是明显。这就需要景区做好客流管控,在精准上下功夫。
显然,如果上述所涉景区能够做好线上预约与限流服务,可能就不会出现超出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情况了。超负荷接待游客加剧了景区通行的拥堵,增加了景区运营的压力。如此,既影响了景区运营服务的效率,也严重破坏了游客的体验。
预约服务是景区精确控流的主要手段,可以大幅降低其管理成本,提升人们的出游体验,还能够最大限度规避游客出游与景区服务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预约与限流应当成为景区做好客流管控的标配。
不过,景区实行预约调控客流,并非单纯体现在服务管理手段上,还要考虑利益取舍。景区开门迎客,总希望游客越多越好。因此,在具体操作中,不少景区习惯于将门票销售量最大化,一旦稍失精准,就可能发生控流的偏差。此次米仓山景区尽管有限流措施,却放松了对其他门票销售平台渠道的管理,致使限流措施形同虚设,结果导致游客蜂拥而至。
旅游具有潮汐效应,特别是一些旅游项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如米仓山景区正值赏红叶的季节,又恰逢周末旅游客流高峰时段,给景区客流管控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因此,景区做好预约与限流管理,首先要从根本上提升旅游经营者的服务意识,即强化信息指引、品质保证的义务。旅游经营者要通过加强对节假日及重点时段客流的监测与监管,从粗放式管理服务,转向差别化、精细化运营,把功夫下在日常平时。
其次,景区做好预约与限流管理,需要操作精细化,特别是在门票销售渠道日趋多元的情况下,更应当强化门票发售数量的统一实时管理和预约进入景区的精细协调,切实做到客流达到上限即停售当天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