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如何做好酒店全面预算管理

图虫创意 供图

□ 马继明 田晓静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使企业科学地制定目标,周密地编制计划,有效地组织实施,详细地复盘梳理,对提高酒店管理者能力、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非常大的作用。但现实中,如何做好预算管理不是简单的事,经常存在一些问题。

数据搜集全面准确

全面、准确地搜集数据是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的基础,但要搜集到哪些数据才算全面呢?数据细致到什么程度才能判定为准确?也就是说,酒店要搜集的数据究竟应该达到什么标准?

关于数据的“全面”,常规能做到的是搜集到企业自身的经营数据(含当前和历史数据)、竞争单位的数据,同时应了解行业的认定标准。另外,还需要知道未来经营年度通过投资或技术改造对产能的影响幅度等,这些应该作为企业要搜集的数据范围,也只有把这些数据搜集到位,才能达到“全面”这一目标。关于数据的“准确”,需要做到数据计算统一,即在收集具体数值的时候,要关注各分项指标或是计算口径。以厨房毛利率为例,这个指标的计算公式为: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笔者调研部分酒店企业发现,有的企业成本包含菜品主料、配料、调料。但有的企业在这基础上,还加了燃气费。如此一来,数据的可比性便受到影响。所以,搜集数据时,在关注相关数据的同时也要关注计算标准,做到数据统计标准一致。

目标设定做到合理

确定年度经营目标是编制预算的又一关键环节,我们经常说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但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合理?这就需要落脚到一个具体的数字上,那这个数字又如何确定?

很多酒店的做法比较简单,在上一年度基础上提高百分点,各部门随之效仿,将各个指标按照这个百分点提上来,这样便完成了。这个方法的好处很明确,简单高效,预算能很快完成。但这样的做法科不科学呢?要知道,预算是对未来经营年度的预测和计算,预测针对事项,计算则针对实际的效果。如此做预算编制,真的符合实际吗?具体来讲,企业做预算时研究过当地政府工作任务(如政府层面的展会、交易会等)吗?研究过合作企业的工作重点(如某企业厂区迁址、引进新设备等)吗?研究过原材料供应情况可能的变化(如附近新增市场等)吗?研究过竞争对手的变化(如新增加营业场地、升级产品等)吗?经过调研,总目标到底该高多少,各部门、各板块、各月份到底该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就更加准确了。其中,还有一个更重大的意义:为明年的经营厘清重点。

指标分解用好“堵”和“疏”

预算编制的实际过程,是一个从总体指标分解开始,到各最小指标被确定的过程。这是一个数据不断上下往复的过程,也是未来预期与目前实际不断“斗法”的过程。具体而言,决策层为了企业更大发展,希望各部门营收更高一点、成本费用更低一点。而具体操作人员为了实现目标的难度小一点,则希望营收尽量低、成本费用尽量高。决策层从企业大步发展的角度不断地说服操作者,操作者则会罗列各种困难去说服上级。这种激烈的讨论,基本上要贯穿预算编制的全过程。

如何化解这个矛盾呢?这便要运用“堵”和“疏”两个手段。所谓“疏”,就是决策层先要对未来经营年度进行深入分析,广泛搜集各类信息,如政府的利好政策,合作单位年度计划中的销售机会,民俗节庆活动等,梳理形成全年的营销信息,指导帮助操作人员预测下一年度经营状况,让其有信心。所谓“堵”,就是多在激励政策上下功夫。采取诸如适当降低“超额指标”的水平,设置多种奖励计划,丰富奖励形式等方式,加大对各级员工的激励力度。

全员参与群策群力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如今预算已提高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所谓全面,是指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全方位是指全部经济活动,全过程是指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这两个方面企业已基本做到全覆盖。但继续审视全员,可以发现并不到位,甚至很多企业基本上没做这方面的部署。

到底需不需要做全员预算管理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到底如何才能做到全员呢?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就要在“分”与“合”上下功夫。所谓“分”,就是要科学划分企业的每一个指标,做到每一个成员都能与指标形成关系。所谓“合”就是要围绕确定的指标,组织所有员工讨论,一起想办法、定方案,群策群力、互相启发,如此一来,团队变得更加团结,服务更具创新力,最终利于目标实现。

经营分析向深处挖

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预算编制是基础,利用预算对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是关键。这其中,数据分析是最有效的抓手。当前,很多企业的数据分析仅停留在简单的比对层面。将实际的经营数据与预算指标比对,与去年同期业绩比对,与竞争对手比对等。“高于”,说明做得不错;“低于”,说明做得不够好。了解近期工作进展后,更重要的是下一步的处理办法和方案,即数据比对是比较“浅”的做法,还应该往“深”处挖数据的价值。“高于”,说明企业的实际做法比计划中的更加有效,这时需要总结经验,指导后期工作能做得更好。“低于”,说明目前所做的工作操作起来效果不好,这就要及时分析差距形成的原因,准确找到有效的方法并付诸实施。企业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并解决管理中存在的不切实际,真正提升企业管理者能力,加快企业发展。

中期调整注重实效

中期调整是预算执行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那些预算管理成熟的企业,一般在年中时调整一次,但对一些刚开始推行预算管理的企业,要调整两次或是更多次。中期调整具体该如何实施?很多单位的做法是围绕年终目标,哪些项目的数据好于预算值,就适当增加一点,哪些项目的数据低于预期值,就适当减少。如果整体都低于预期值,就想方设法降低一下目标值。这样的做法是无法提升企业经营水平的。

预算管理的中期调整,关键应是基于数据调整经营管理策略。哪些项目距离目标比较远?当初编制预算时这个数据是怎么测算的?经营的过程有没有按照当初的设计执行?差异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只有弄清楚这一系列的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预算的中期调整才算是真正具备实效,这项工作才能算是做实。

当前,正是各企业编制预算的关键时期,认清问题,找准策略,才能真正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效率,使企业健康发展获得持续动力。

2023-10-26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3548.html 1 如何做好酒店全面预算管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