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
第01版:旅游报01版

篁岭古村换新颜 幸福日子晒出来

□ 本报记者 周 晨

金秋时节,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外,漫山遍野的枫叶迎来最佳观赏期;村内屋前院后,挂满橙红色柿子的老树、五彩的“晒盘”引得游客争相拍照。近日,2023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公布,篁岭村成为中国4个入选乡村之一。篁岭村有近600年历史,曾一度面临“人走、屋空、田荒、村散”的窘境。经过多年的旅游开发,如今,村子已经发展成为集观光、体验、度假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古老村落“活”起来

昔日的篁岭村,村民们每天都要翻过一座山到梯田耕作,村里还缺水缺电,全村一半以上的房屋闲置,300多名村民生活勉强维持温饱。如今的篁岭村原住民不仅住上了新房,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之前的3500元增加到2022年的4万多元。这样的变化要归功于旧村改造、旅游开发。

“2009年,我们通过产权置换、搬迁安置,在山下建设移民新村,并对老村进行统一规划建设、风貌修缮,将传统文化融入古村开发。”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曹锦钟介绍,经过6年的改造,公司先后投资近6亿元,将120栋原址民居改造成精品旅游项目,同时对散落在婺源各地古村落中缺乏保护的40多栋徽派古建筑实施易地搬迁保护、集中开发运营,使篁岭村涅槃重生。

“挪穷窝”“拔穷根”,篁岭景区开发通过“参与式扶贫”,保障了多数村民的参与权,不仅提高了村民的脱贫能力、开拓了村民的就业视野、带来了实质上的旅游红利,还激活了村庄的历史文脉、延续了古村的自然生命、守护了村民的乡土情怀。

“篁岭四周曾经有数千亩梯田被抛荒,公司将土地全部流转过来,打造了千亩梯田油菜花海,成为春季旅游的爆款产品。”曹锦钟介绍,公司在支付村民土地流转费的同时,还为村民提供维护花田、工程建设等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自2014年试营业以来,篁岭景区由于资源独特,当即在诸多乡村旅游项目中脱颖而出:2016年接待游客78万人次,2017年110万人次,2018年130万人次,2019年140万人次,2020年、2021年盈利均超过1000万元。

“晒秋”IP热起来

秋日篁岭,树树皆秋色。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篁岭村村民用辣椒、玉米和白豆,晒出了一面长3米、宽2米的巨型国旗,鲜艳的红旗和黄色的五角星,晒出了村民们浓浓的爱国情,篁岭村以一种最淳朴的方式庆祝国庆,向祖国表达最真挚的祝福。

来自赣州的游客黄先生说:“之前就听说,篁岭‘晒秋’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今天看到篁岭的晒国旗,太特别了,很暖心。”

篁岭村“地无三尺平”的奇特地形地貌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中国特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数百栋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山坡上错落排布,每当日出山头,民居的晒架上、晒匾里,晒满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呈现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四季更迭、色彩变换的“晒秋”成为“最美的中国符号”。篁岭“晒秋”,不仅晒出了丰收的果实,更是晒出了村民们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

“从景区‘晒秋’开始,我就坚持拍摄四季篁岭,希望能拍出篁岭‘晒秋’的独特魅力,年年拍、年年不一样。”农民摄影师曹加祥表示,“晒秋”晒幸福,已经成为篁岭的文化符号,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创作、拍照打卡。

“‘晒秋’源于篁岭村民生活所需,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环。篁岭景区在复原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晒秋’的原真性,不是‘为晒而晒’的道具式展示,而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阳表示,“我们将‘晒秋’作为黄金卖点不断放大,打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晒秋’景观,并将其塑造成篁岭的超级IP。”

村民日子好起来

如何让村民生活依托旅游越过越红火?吴向阳表示,篁岭以前的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竞争力不够强,乡村旅游开发必须逐步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与农村风貌紧密结合起来,以当地资源为载体,创新发展旅游新业态,组合出不同的旅游度假产品。

篁岭景区晒秋美宿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游客在篁岭有更好的体验,以前住在古屋的村民现已迁到山下居住。“我们在保留婺源徽派建筑及民居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修葺,并将其设计开发为民宿,晒秋美宿于2018年正式营业,一经推出便订单不断。”

不仅如此,篁岭还复原了近500米的“天街”,吸引了一批懂得经营的村民入驻经营相关业态。村里还邀请了甲路油纸伞、龙尾歙砚、民间刺绣等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在街里巷间制作传授工艺绝活。

“这些有手艺、有特长的非遗传承人在篁岭古村,展示各种民俗和手工艺。”曹锦钟介绍,非遗传承人不用缴纳租金,实行水电成本共担、收益利润共享。

旅游的兴旺,让村民分享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红利。村民也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转变为乡村旅游的参与者、共享者。

目前,篁岭景区的正式员工中近70%是篁岭及周边村民,解决了几百个就业岗位。篁岭景区周边村庄有200余户从事农家乐经营,户均年增收20万元。此外,还有大批年轻人返乡就业或创业,老年人也有了就业增收的机会。

10多年来,篁岭村始终坚持发展与保护并举,采用“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在严格保护古村落环境前提下,推动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演艺、旅游会展、民俗体验等品质型转变,实现了旅游经济由自然资源型向文化产业型转变。

2023-10-24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3740.html 1 篁岭古村换新颜 幸福日子晒出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