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子面貌大变样了,大家也更加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生活在这里特别舒心,许多亲友都说想搬回来住。”在浙江省“微改造、精提升”试点县桐庐,百江镇后河村的村民喜悦溢于言表。
“微改造、精提升”是百江镇后河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经过一年的施工和建设,各个项目落地生根,后河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法制广场、体育场的改造让村民休憩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改善;村道“白改黑”,道路质量得到了提高,让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建设停车区域,有效减少了交通拥堵,让村庄更加宜居;颇为“吸睛”的杭派民居外立面建设,更是为村庄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村容村貌是这个村“精气神儿”的外在表现。
在推进“微改造、精提升”过程中,桐庐县持续推进环境“精美”工程,在保持环境原色的同时,对重要节点、建筑风貌进行改造提升。
感叹村庄越来越美的,还有富春江镇严陵村村民。
原先堆满废弃物的角落被清理干净,还种上了美丽的花花草草。村民堆放在家门口的蔬菜白色泡沫箱不见了,换成了整齐划一的栅栏。村里两处显眼的墙面也实现了“华丽变身”,被精心画上“迎亚运”“垃圾分类”等主题的美丽墙绘,让乡村留底蕴、见品质。
“自开展人居环境‘微改造、精提升’专项行动以来,我们从民生细节、百姓需求入手,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实现家园似花园、村庄似公园,使群众幸福感更具体、更饱满、更充盈。”富春江镇主要负责人表示。
开展“微改精提”后,桐庐不仅多了许多“风景带”,更可喜的是,在秀美风景的带动下,“风景带”进一步催生成了“发展带”。这其中,大奇山风光带便是代表之一。
大奇山风光带自东向西串联城南街道的仁智、金东、金牛和金溪4个村,区域内有大奇山、富春江、巴比松花海、粉黛乱子草等自然风光。每到傍晚,不少村民都会来到周边散步,或在沿线健身场地锻炼身体,这也是游客热衷的打卡点之一。
以大奇山风光带建设为契机,城南街道通过副线打造带动提升沿线集体资产的效益,激活周边产业,为引进新产业项目奠定基础,从而形成大奇山脚下集农业观光、瓜果采摘、民宿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山更青、水更绿,“两山”双向转化通道正在拓宽。“发展带”里的金牛村,近几年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一方面,打造网红打卡点“粉黛花海”和金牛公园,结合周边樱花大道、太阳山庄、果蔬采摘基地等特色资源,重新盘活“民宿集聚区”。一方面,对王氏宗祠、文化礼堂、文化长廊等重要文化场所进行改造提升,打造桐庐县养生村、健康村、诗歌村与法治村等,大力提升乡村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十一、春节等旅游高峰,每天村里的客流量超2000人次。
浙江省第二季度县(市、区)微改精提综合指数排名中,桐庐居首位。“相信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在桐庐各地,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优势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桐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桐庐将继续做深“微改造、精提升”文章,推动形成“环境美”带动人气旺、产业兴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