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红色基因赓续传承

红色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在近代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基因,强调要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和人民群众,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强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追求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作用。红色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不仅承载着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的重要体现。在社会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有利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红色文化基因的赓续和传承需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引领,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有利于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基因的养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主要包括: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社会意识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关系是决定社会意识和文化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应该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服务等。基于此,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红色文化基因赓续传承的方式途径,不仅能丰富充实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内涵,也能为红色文化续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坚定物质决定意识观,大力打造相关红色文化基因实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故而,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不仅需要弘扬红色文化,更要打造红色文化的实体承载物,让红色文化以实体物质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让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增强红色文化基因的说服力与震撼力。要打造红色文化的实体承载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计符号和标志。可以设计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标识、图案、徽章等,并将这些物品放置于公众场合或者特定场所进行展览,以展示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让公众从视觉上直观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第二,建立红色文化主题馆。为了让人们更加清晰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领略红色文化的魅力,可以建立红色文化主题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收集、陈列和展示与红色文化相关的遗物、文物、图片、文件等。第三,创作红色文化艺术作品。设立相关红色文化奖项,支持鼓励艺术家和相关文化工作者参与创作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作品,以艺术的方式传递红色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增强公众的精神力量。第四,打造红色文化衍生产品。可与全国各地的景区进行合作,共同开发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纪念品、手工艺品、服饰等产品,在推动红色文创产业良好发展的同时,弘扬革命文化传统,传导红色价值观。第五,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制定相关政策,推出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市场相结合,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到红色景区(点)旅游观光,让旅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感染与熏陶,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总之,红色文化基因的赓续传承要有效打造红色文化的实体承载物,让红色文化更加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激发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文艺而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中得到过实践与确证,“赵树理方向”“普罗文艺”等概念均广为人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提出过“文艺为广大工农兵服务”,该理念也在后来的文艺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和灵魂,艺术也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发挥浸润心灵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其所蕴含的力量。是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要秉承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理念,并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

首先,从民间汲取文化资源,创造出能广泛传播的民间艺术。要注重弘扬戏曲、民歌、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形式,举办民间艺术表演、比赛、展示等活动,让人民大众能够亲身参与,切身体验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激励作用,在民间艺术创作中守护好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根脉,让民间艺术更好更高质地“火”起来。其次,要关注流行文化的发展,掌握新时代人民大众的情绪走向、审美倾向等。比如,探析音乐、电影、节目等的趋势走向,并根据不同区域范围内的文化特色,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将红色因子融入其中,大力推广富含红色文化元素的流行文化作品,让人民大众能够轻松欣赏和参与其中,激活红色文化的“流量”密码。其次,要善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及手段,构建红色文化融媒体平台,借助平台信息优势及群众基础,为红色文化的高效传播提供全新途径,为红色“流量”的动态循环提供广泛空间。加大传播力度,推动“闪亮的坐标”“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等优质内容的输出。再次,开展与书法、绘画、剪纸、民间手工艺等相关的各种文化体验活动,通过组织文化体验课程、工作坊等,引导人民大众亲身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享受到创作的乐趣,共同构筑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源泉与力量。最后,研究新时代大众的审美趣味、思想、爱好、情感偏向等,以求打造更好的文化交流平台,并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更好地聚焦人民群众的兴趣和需求,在深度互动与交流中完成红色文化基因的赓续传承。

重视红色文化活动实践,丰富和创新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观。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要重视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创造。通过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让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价值,以实践实干推动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首先,丰富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要将红色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举办红色主题的艺术展览、演出、电影展映等活动,将红色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生命力的红色文化产品,让公众在众多红色文化产品中汲取精神滋养与前进力量。其次,创新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要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相结合,在增强传播时效性、实效性的同时,促使红色文化信息在二次或多次传播过程中,能够更快地、更便捷地被检索、浏览和使用,以有效实现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播。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红色文化交流活动,如线上座谈会、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等,激发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最后,组织参观红色文化遗址、红色教育基地等,组织参与红色文化相关创作活动,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让人们通过艺术表达方式深入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总之,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举办要注重丰富和创新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让红色文化与当代社会相衔接,发挥出更大的精神力量和影响力。

(李帆,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2023-10-2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3283.html 1 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红色基因赓续传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