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丽红
安徽·“年丰时稔 共品生活”归心之旅
线路简介:这条线路带领我们从自然风景出发,到乡土文化中去,让身体与心灵回归宁静。沿线,可以走进犁桥市集,品尝百合药膳,体验白姜传统手工技艺;可以参加西山焦枣开园节,感受金秋十月丰收的喜悦;可以入住天水雅居民宿,享用农家饭菜,采摘猕猴桃;还可以走进梅村镇黄田梨园,品尝鲜嫩多汁的香梨。秋日的古黟如此烂漫,粉墙黛瓦马头墙,奇墅湖碧波荡漾,西递古村五谷丰登,塔川秋叶色彩斑斓……好一幅美丽乡村的多彩画卷。
行程路线:犁桥乡村文艺市集→佘家贡姜厂→中华白姜文化园→梦思康百合庄园→浮山景区→青龙驿家庭农场→九子岩景区→杨田农展中心→青阳县家风家训馆→棠溪镇西山村→里山天水雅居民宿→梅村镇黄田村→西递村→宏村→南屏村→塔川村→朴蔓农场
最佳旅游时间:7月—11月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的,在塔川,你即使是一个忧郁气质的文人,也是无法因悲秋而伤怀的。
塔川的名胜在秋,而塔川的秋胜在树。
塔川是安徽黟县宏村镇的一个小山村,距离宏村仅2公里。到塔川的那天,天公不作美,适逢“潇潇暮雨洒江天”,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塔川的秋,不,应该说塔川的树,并没有因为连绵的雨而减少一丝一毫的美感。站在塔川的原野上,因为那些树,那些随意生长在田边、水畔、山脚、村口、桥头的树,无论从哪个角度眺望,塔川都是一幅油画。这幅油画,是暖色的,活泼的,让人惊艳又让人感动。惊艳,是因这一幅幅油画中灿烂的色彩。感动,是因我浓浓的乡愁终于有了寄托的地方。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我从那些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返回,返回,又回到了40多年前的家乡,那真正的梦里水乡。
塔川的树有樟、榧、枫、银杏等各种类型,但最多的是乌桕树。乌桕树经霜后,由绿变黄,由黄变红,在时间的变换过程中,呈七彩颜色。“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我不知道刘禹锡描写的是不是乌桕树,但用它来形容乌桕树却是那么贴切。这些色彩斑斓的树形状各异,有的如一把撑开的伞,仿佛正贴心地为树下的一方土地遮挡着秋雨;有的如一根长长的玉米棒,与一边闲着吃草的老牛和随意觅食的小鸟做伴闲谈;还有的如正在起舞的女孩,将纤纤玉手甩向空中,姿态袅娜又灵秀……
塔川广阔的村野,自带“天然去雕饰”之美。一条条田塍小路毫无规则地穿行在旷野中,那些红、黄、紫的秋花随心所欲地开在田间地头,那些身绿顶黄的秋草也在沟畔路边散漫地爬窜,那些着各色衣服打各色雨伞的游客“填”满了一条条泥泞的小径,还有那些陶渊明笔下的粗疏竹篱,纯朴地分割着各种色块……所有这些,使塔川原野上的树没有一丝“雨色秋来寒”的孤寂和肃杀,反倒充满了丰富的层次和脉脉的温情。
而村中的树呢,因为有了民居的衬托,更是让人心醉不思归了。安徽的古民居,多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这些典型的徽派建筑就如一幅水墨画,把那些红艳如火、明黄灿然的树们衬得无比娇媚。那树,并不棵棵挺拔向上,直指天空,而是傍着白墙,弯曲着,弯曲着,与墙上的飞檐翘角深情地拥抱一下,亲密低语一阵,便忽地转一个方向,俏皮地探向了远方。那树梢上的叶片,因为雨滴的滋润,与黑色的瓦片一样,闪着细微的安恬的光泽。而目光越过明艳的树和层层叠叠的马头墙,那温柔的远山雨雾深锁,若隐若现,仿如仙境。在这样的村中行走,你的心怎能不宁静如初呢?
塔川之“塔”,并非真塔,而是村中那二三十幢古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巨型宝塔。塔川之“川”,是两峰之间潺潺而出、穿村而过的一条清溪,直奔秀丽的奇墅湖而去。在这“塔”之下、“川”之畔,塔川的树更是美得如一首首诗。站在奇墅湖边,去看那些树,细细地清点,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色彩,竟一样也不缺。湖水清澈,如果不是秋风徐来,水光潋滟,你一定以为这湖中并没有一泓碧水。那些河边的树,倒映在水中,缤纷色彩一上一下,如同一轮满月,便是“塔川之树镜中看”了。这美,让人屏息静气。伸向湖湾的草地上,独立着一棵树,满身尽带黄金甲。树下,虽积了层层落叶,却也是明亮和喜气的。那着旗袍的女子在树下一站,盈盈含笑,翘首远方,便吸引了一群踏秋而来的摄影人。而这些摄影人专注的神态,也成了石桥上游人镜头里的一抹风景。
塔川之树,树树秋声。金秋时节,就到塔川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