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芙蓉 武旅信
盘羊的“铁头功”是如何练成的,鸵鸟为什么把头埋在沙子里,灰袋鼠竟然不是灰色的……刚刚过去的长假,武汉文旅志愿者“第二课堂”活动走进武汉动物园,邀请20组亲子家庭近距离感受奇妙的动物世界,体验武汉动物园的湿地特色。
刚改造完成的武汉动物园焕然一新,成为假期出游的热门选择。不同于传统的动物展示,这是一座湿地边的生态动物园,世界各地138个品种、1100余头/只珍稀动物在此乐享安居。游园开始前,孩子们手牵手排好队,迫不及待的心情溢于言表。文旅志愿者细心地提醒小朋友们要遵守游览礼仪,不要大声喧哗,尽量轻声细语,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不要随意对小动物进行投喂。
一路前行,孩子们惊奇不已,观赏到很多动物,有盘羊、羊驼、骆驼、臭鼬、袋鼠、画眉鸟、企鹅等等。“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呢?”“鹦鹉!”“是火烈鸟!”“我最喜欢灰袋鼠,因为它很可爱!”文旅志愿者与孩子们亲密互动,动物园内气氛活跃、欢笑不断。
“羊驼‘吐口水’是为了防御,当它们认为自己受到攻击的时候,就会用吐口水的方式发出警告。”“鸸鹋的脾气很温和,它们奔跑的速度非常快,和你们爸爸妈妈开车的速度差不多。”
活动过程中,文旅志愿者巧妙结合园内的宣传设施,通过现场动物科普讲解、趣味问答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游玩的同时增长见闻,了解武汉动物园的新变化,以及动物种类、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志愿者姐姐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小动物,它们都有不同的特色和各自的习性。”读小学三年级的胡芷涵说,她最喜欢的动物是企鹅,在听完文旅志愿者的讲解后,她知道了武汉动物园里有14只企鹅,这些企鹅都是由人工孵化繁育而来。
“把孩子们请到动物家中来做客。”武汉文旅志愿者周媛谈道:“小朋友们离开了动物园以后,带走的不仅仅是对小动物们的关爱之情,还在心中播下一颗‘绿色种子’。”
“武汉动物园是一个科普教育基地,让大家知道来到动物园,可以学到动物的知识,看到动物的栖息地,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以及保护它们的办法。”武汉动物园科普讲师彭少波说。
武汉文旅志愿者“第二课堂”是武汉市文旅志愿者总队推出的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外国留学生开展的公益文旅活动,通过活动让大家更加了解武汉历史文化和文旅特色产品,增强文明旅游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