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主办的2023“世界名山对话”在贵州省兴义市举办。活动以“世界名山赋能山地旅游健康福祉”为主题,联盟会员代表和来自世界各地相关国际组织、旅游机构代表,分别围绕“生态优先赋能名山旅游绿色发展”“山地旅游引领健康生活方式”两个议题展开交流对话,共享名山旅游治理经验,共话行业发展未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兼执行秘书长何亚非参加活动并致辞。
“世界名山的奇特地理风貌和天然生态环境给人类的文明、生存、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保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能有效守护遍地绿水、满目青山的山地,持续不断地造福民众,为旅游业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何亚非表示,世界名山需要以绿色发展为指引,确保山地高质量保护与开发利用,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推动绿色旅游、循环旅游、低碳旅游,以构建旅游业特别是山地旅游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体系,展现旅游名山的持久生命力。
世界名山给予我们难得的资源和平台,如何使世界名山赋能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何亚非提出,世界名山为山地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高品质、独特性资源,可满足各层面、各年龄段游客复合需求的供给;名山赋能旅游需要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时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基础,找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结合的项目和方案;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一直坚持的“旅游+”模式,巩固经济转型期综合、协调、全面发展的理念,整合各类经济资源,衍生多元化山地旅游;名山赋能旅游要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充分利用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成果,在产品开发、智能旅游、数字化应用等旅游上下游各个环节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不同文明与文化的交流互鉴,展现山地独有的文化特色,在融通中增进友谊和各国民众的福祉,从而实现名山赋能旅游的长远目标。
关于如何把山地旅游发展得更好,何亚非从标准和体系、重要载体、平台建设等角度提出具体建议。他说,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共建“世界名山”评价标准和体系,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愿继续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等机构及企业、个人合作,提出建立标准的目标和路径;要积极推动世界名山成为引领高品质、个性化旅游与生活的重要载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应该始终是山地旅游行业的不懈努力;要有效利用、创新发展“世界名山旅游+”综合平台建设,使世界名山成为连接环境、人文、地理的人类旅游命运共同体。
何亚非表示,“世界名山对话”既是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员共商、共建、共享的交流平台,也是国际山地旅游界互动、互助、互利的合作平台。本次对话主题既契合大自然赋予世界名山的生态价值,也彰显名山对山地旅游的人文价值,更凸显名山对旅游的资源价值。
(何亚非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兼执行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