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玉春
“江津豆腐油溪粑,要吃烧酒中白沙。”重庆市江津区自古盛产烧酒,尤以白沙镇所产白沙烧酒最为知名。据乾隆本《江津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白沙酿酒业已然兴起。清乾隆年间,驴溪河畔家家酿酒,形成500米的酿酒槽坊,白沙“槽坊街”由此而得名。岁月更迭,人们在传承传统江津烧酒酿造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江边酿酒,以江为记,一款清香绵长、醇厚甘甜,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高粱酒——江小白便诞生了。
从重庆江北机场驱车近两小时,我们终于来到藏于白沙镇的江记酒庄。还没踏进酒庄,浓郁的酒糟气息便扑鼻而来。占地760亩的江记酒庄里设有手工精酿车间、陶坛酒库、酒体研发中心等分区,主要用于烧酒的酿造生产及储存。
走进手工精酿车间,铺满地面的红高粱、整齐排列的发酵池、独特的蒸馏酒设备,让我们对江小白基酒的酿造过程一目了然。车间里还设有基酒品尝处。高达70度的烧酒闻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刺鼻,但没有太多喝酒经验的我仍然只敢用舌尖轻触酒液。烧酒的热辣瞬间在口腔内炸开,我的脸也在瞬间皱成一团,慢慢回味中,竟然还有一丝甘甜。正是这又辣又热又甜的感觉,让我对即将参观的梅见博物馆更加期待起来。
梅见博物馆内古风十足,似乎在呼应着我国悠远的青梅酒史。一排排不同品类、口感的梅见酒整齐陈列,酒品包装充满设计感。试饮品鉴时,我迷失在陈皮梅见、烟熏梅见、桂花梅见、青柑梅见、金酿梅见等数十种青梅酒酸甜柔和的口感里。出差多日,真的是“好久没见,酸甜想念”,不知不觉中已经微醺,旅途疲惫顿消。
嘴里青梅酒的甘甜还未散去,讲解员就带我们到了驴溪酒厂。驴溪酒厂建于1906年,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津烧酒酿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基地,拥有驴溪牌江津烧酒、驴溪牌驴溪老酒、驴溪牌驴溪老坛等系列产品。驴溪酒以巴山糯高粱为原料,取驴溪水为酿造水源,采用传统古法手工酿造技艺,用麻坛陈藏而出,香气悠久,晶莹醇厚。2017年,江小白酒业对驴溪酒厂进行保护性收购,继而大力拓展酿酒生产基地,培养传承人,复原槽坊街,实现传统江津烧酒的“老酒新生”。
走进复原后的槽坊街,只见酒旗飘飘,街边小摊上摆着酒坛酒缸,木桌两三张,条凳三五条,都印刻着以酒谋生的白沙人努力生活的样子,彰显着槽坊街往日的热闹与繁华。传承数百年后,江津烧酒的气韵也更加深厚,入口醇甜,柔和绵软,顺滑干爽,唤醒更多人舌尖上的巴渝酒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