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5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城市IP+山地特色” 演绎旅游新动能

——安顺山地旅游“势能”叠加释放

走进21℃的城市,体验360°的人生。

在贵州安顺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等世界知名旅游资源,夏季均温21℃的凉爽气候优势及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让这片大地拥有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与多彩的民俗风情,从而使安顺拥有了更多发展山地旅游的底气,激活了山地旅游新动能。

近年来,安顺以“走进21℃的城市·体验360度的人生”城市IP为引领,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围绕山地文化旅游特色,创新旅游统筹体制机制,转变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休闲避暑、户外运动等新兴业态,努力将安顺建设成一流旅游城市与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

纵览全局 黔中胜地多俊秀

安顺,被誉为“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西部之秀”。

境内遍布100多个瀑布、1200多个溶洞和众多江河峡谷、峰丛石林、森林湖泊、暗河泉水,风景名胜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12%以上,拥有黄果树大瀑布、龙宫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1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全市超60%的森林覆盖率,适宜的海拔高度,夏季平均温度21℃,让安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成为“天然大空调”。同时,优越的生态与气候,让安顺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等称号。

安顺的气候与资源,让其处处显露着山地气质、迸发着山地活力、演绎着山地传奇。

近年来,安顺以“21℃的城市·360°的人生”城市IP为核心,围绕打造贵阳安顺“山地旅游+集散地+避暑度假”旅游功能区,依托交通、服务等软硬件改造提升,持续深度挖掘全市山地特色优势与多业态融合,推动全市文化旅游由“看山看水”向“游山玩水”转变。

围绕品牌IP打造,充分挖掘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秀美之城等称号背后的价值,紧盯全国“火炉城市”,持续精准营销“21℃的城市·360°的人生”城市IP品牌,让IP品牌成为带动旅游市场的重要助力,持续激活山地旅游产品活力。

围绕丰富旅游业态,持续深化文旅、农旅、桥旅、体旅、康旅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休闲避暑、户外运动等新兴业态,加快推进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提升一批近郊体验游、乡村田园游精品线路。

围绕旅游服务水平,进行全面提升,加快旅游酒店配套建设,推动黄果树天颐假日酒店(一期)等项目全面运营,培育打造精品民宿。同时,持续深入整治各类旅游乱象,坚决维护良好旅游市场秩序。

围绕全市旅游一体化发展,推动“黄龙屯格”一体化发展,延长游客留驻时间,拓展游客消费空间,加快实现从“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充分发挥黄果树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格凸河、山里江南、旧州古镇等景区的提质建设和委托管理工作。

围绕文化内核,深入挖掘屯堡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大力推动天龙、云峰、本寨等屯堡景区提质建设,在主城区谋划实施一批彰显屯堡文化元素的文旅项目。

围绕温泉开发,着力推动温泉资源精深开发、集聚发展,抓好现有温泉酒店提质升级,推出一批高品质温泉产品,不断丰富山地旅游特色产品。

随着安顺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全市山地旅游业态得到长足发展,山地旅游品质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深度融合 看体旅激发活力

9月2日,2023国际高桥极限运动邀请赛在安顺坝陵河大桥开启第一站比赛,来自11个国家的25名优秀低空跳伞运动选手在大桥上“起飞”,享受惊险刺激的极限运动。

“大桥的雄伟让我很兴奋,周围的风光也很美丽,在这里进行‘自由飞行’真的太棒了。”土耳其运动员博玖·奥扎塔梅很满意当天的比赛状态,也深深被这座大桥的魅力所吸引。

在坝陵河大桥,游客可站在距离水面370米的大桥内部,直观感受世界级大桥的宏伟震撼,以广阔的视野饱览坝陵河峡谷风光;也可从桥下走进贵州桥梁科技馆,了解贵州桥梁的故事。大桥还连接着滴水滩瀑布、红崖天书等景点,是一座可360°游玩的世界级大桥。

“目前,我们在做桥上观光、桥下游玩项目,比如桥上极限运动蹦极、赏桥梁风光,还有桥博物馆,让桥旅融合的业态更加丰富。”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邓勇表示。

当前,安顺正持续在桥旅、体旅融合之路上发力,积极策划举办坝陵河跳伞、格凸河攀岩、黄果树马拉松等山地运动赛事,不断激活山地旅游全新活力,丰富与深化城市IP内涵。

在紫云县格凸河景区,得益于当地苗族群众悠久的攀岩传统和本地极为丰富的喀斯特溶洞及山地资源,使格凸河成为蜚声中外的攀岩基地,被称为“国际攀岩胜地”“国家攀岩公园”。

自2004年首届“格凸国际攀岩节”开赛以来,已经吸引了几十个国家的攀岩爱好者前来挑战、体验,他们大多借宿在苗寨的当地人家中。古老的民俗传统与现代的运动体系,在这里发生奇妙的融合与共振,有力推动了当地体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升了山地运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除此之外,在安顺,游客还可前往黄果树景区,一览可360°观赏的壮丽瀑布,来一场镇宁·黄果树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畅享户外骑行与屯堡文化的完美融合;游览关岭冰雪小镇,体验滑雪、马术、汽车越野等特色山地户外运动。

在安顺大地上,高桥极限、马拉松、攀岩、山地骑行、滑雪、汽车越野等业态不断升级,使安顺实现了360°全景山地业态覆盖,“奔跑安顺”“全景安顺”“翱翔安顺”等逐渐成为安顺山地旅游新的形象名片。

突出特色 多元业态成新宠

约上三五好友,寻一处野营地,围炉煮茶、闲话家常……在安顺,这种远离喧嚣、拥抱自然的露营场景,颇受年轻群体的青睐。

位于黄果树旅游区龙宫镇陇嘎村的铜鼓荡是一个四周被大山环绕的盆地,其千奇百怪的各色石林颇受关注,成为当地一个新晋的旅游网红“打卡”点。

今年五一假期,当地在铜鼓荡精心打造的铜鼓荡露营公园基地正式与游客见面,不少游人来此打卡体验,感受奇妙的山地露营之旅。

“基地依托安顺21℃的凉爽气候和独特自然风光,充分保留和利用山地特色的自然环境,打造极具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铜鼓荡露营公园基地总经理庞彬说。5月1日至3日,基地共接待游客2000余人,营业收入10万余元。

近年来,安顺持续在“山地旅游+”上发力,围绕休闲露营、特色民宿、研学科普等业态,加强山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与完善全新城市IP,助力建设一流旅游城市。

走进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不少前来开展研学的游客正在体验化石探寻挖掘,来一场与亿万年古生物化石的邂逅。

“这一片区域,是专门开辟给游客采集化石标本的,这里有一些两亿两千万年前的海百合之类的小化石。游客采集之后,可以带回家做纪念。”关岭古生物化石群旅游景区管理中心主任陈太贵介绍。

青岛市研学旅行团学生刘浩然说:“这次来贵州,竟然可以体验研究化石之旅,可以在小小的石头上发现亿万年前的生物,让我很惊奇,也丰富了我的知识。”

作为全球晚三叠纪世界的化石宝库,关岭县打造的国家地质公园保存着迄今为止世界上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海生爬行动物、海百合等古生物、植物化石群。

“目前,贵州的三叠纪古生物化石地质带是世界级的。”美国三一大学教授丹尼尔·李赫曼说。世界级的资源禀赋,让安顺在“山地旅游+研学科普”的新赛道上独树一帜,持续激活着山地旅游。

除了地质探秘,研学游客还可以在“藤甲文化”传承村阿歪寨,感受甲编、石器、蜡染工坊等技艺;在普定秀水茶文化研学基地,体验手工制茶、茶抗氧化实验、制作抹茶蛋糕等有趣的实践活动;在贵州桥梁科技馆,了解贵州桥梁的发展与变迁。

同时,作为山地旅游的重要业态,山地民宿近年来受到大众青睐。在安顺,优异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与多姿民俗文化,成为孕育山地民宿业态的土壤。

近年来,在黄果树旅游区,当地对标国际标准,加快推进民宿产业向规范化、市场化、特色化、融合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目前,全区域共有民宿170家,其中,有精品民宿22家。以匠庐、尧珈等知名民宿品牌为代表,民宿产业已经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安顺山地旅游吸引力,形成旅游核心竞争力。

聚焦新业态,发挥新动能。逐渐兴起的精致露营、民宿体验、研学科普、非遗体验等山地业态,正让安顺成为人们山地体验的优质选择。

内修外扩 激活山地势能

作为安顺最具代表性的山地旅游产品,今年暑假,黄果树凭借世界知名的旅游资源与夏季均温21℃的凉爽气候,人气居高不下。

“景区真的太火爆了。”游客卢女士说,还打算再去安顺市区“打探”一番,体验一下城市里的“火热”。

进入暑假以来,黄果树景区每天客流量均超3万人次。而如何将黄果树的流量变留量,带动其他景点、辐射市区一齐发展,一直是安顺旅游发展努力的方向,也是激活境内各项山地旅游业态的重要途径。

2016年,黄果树旅游区成立,形成了以黄果树、龙宫、屯堡为核心的旅游吸引点;2022年,成立安顺旅游集团,全面串联黄果树旅游区与其他旅游资源,打造深度度假产品;2023年,安顺提出全市逐步推行旅游景区一体化经营,整合黄果树、龙宫、虹山湖旅游景区、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旧州古镇、山里江南、格凸河景区等优质资源,将交由安顺旅游集团经营管理,串珠成链,形成新的旅游集群。

“过去的安顺,每一个景区都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也没有形成旅游目的地的概念,黄果树景区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现在,我们将以黄果树为核心,建设一个‘泛’黄果树的大景区,来谋划整个安顺一流旅游城市的建设,推动建成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安顺市副市长汪文学表示。

以产业龙头为引领,带动全域旅游业态。当前的安顺,除了正在苦修内容,形成发展合力,激活内生动力外,也正积极向外“走出去”,打响城市IP品牌,激活山地旅游新势能。

今年以来,安顺旅游集团在全国建立起8个营销中心,有力助推安顺旅游产业不断提质升级,进一步推广安顺旅游资源、打响安顺旅游品牌。以“走进21℃的城市·体验360°的人生”的城市IP为营销核心,以“客源”为导向,巩固以黄、龙、屯、格为核心的“一盘棋”营销推广机制,集中开展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扩大全市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推出了“沪享黔景·畅游安顺”“百万老广游安顺”“鄂享黔景·畅游安顺”等系列活动,安顺旅游吸引力不断提升。

2023年上半年,拥有黄果树、龙宫等山地自然风光的黄果树旅游区共接待游客380.08万人次,同比增长11.53%;实现旅游收入39.06亿元,同比增长21.08%。同样,格凸河、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云峰屯堡、旧州古镇等景区处处人气爆棚。今年暑假期间,格凸河景区每日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十里荷廊景区每天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

下一步,安顺将进一步围绕山地旅游发展,加强“硬件”、提升“软件”,外修“颜值”、内炼“气质”,不断激活安顺全域山地旅游新活力。

打造丰富业态,塑造全新IP,激活山旅动能。

当前的安顺,正积极探索发展山地旅游产业,将山地资源禀赋与各类生态资源相结合,形成“山地旅游+”新模式,持续精深化开发、精细化运营,全面推进一流旅游城市与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不断促进旅游产业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助推贵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打造。

文字:何瀚章 设计:彭庆超

2023-09-15 ——安顺山地旅游“势能”叠加释放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2549.html 1 “城市IP+山地特色” 演绎旅游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