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5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四川旅游学院:

深入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旅游人才培养

“我们不仅代表了学校形象,也代表了四川形象和国家形象。”担任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讲解员的四川旅游学院学生杨清钰说。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疫情结束以来,成都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体育盛会,需要大量的志愿者。从4月初开始,四川旅游学院师生全力支持盛会的筹备和举办,先后有2000多人参与到活动当中。“我们学院有400人参加,其中,优秀讲解员10多人、观光车驾驶员7人。”四川旅游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副院长何振说,“这些讲解员全是学生,人年轻、外语好、上手快、素质高,不仅要撰写讲解词、编制手册,还要做扩展服务。”

作为全国第一所以“旅游”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四川旅游学院从始至终把“立德树人、强旅报国”作为根本要求,从2019年《四川旅游学院立德树人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3)》发布以来,学校全面纵深推进立德树人工作。5年来,四川旅游学院坚持“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五育并举”(德育育人、智育育人、体育育人、美育育人、劳动育人),取得了丰硕成果,走出了一条属于四川旅游学院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深刻回答了高校在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之问。

学科建设体现专业特色

“我想报考四川旅游学院。”今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一些高分考生钟情于四川旅游学院的特色专业。

“这是源于考生对四川旅游学院育人理念的深度了解和学校坚持不懈的学科建设。”四川旅游学院党委育人工作办公室主任杨江伟说。

四川旅游学院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的。10年来,学校坚持旅游学院必须姓“旅”,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持续不断壮大旅游学科实力。

学校先后成立了烹饪学院、食品学院、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大健康产业学院、大数据与统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15个二级学院。

这15个二级学院的学科设置,都是以旅游业和与服务旅游相关的学科为主导,开设了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休闲体育、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商务英语、物流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28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管理学、工学、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

其中,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是四川旅游学院为适应国际化需要,与跨国企业希尔顿集团合作,设立的以希尔顿品牌命名的国内第一家、全球第二家酒店管理学院。

与国际著名酒店集团“联姻”,标志着四川旅游学院国际化合作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不仅可以借鉴国际知名酒店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酒店管理学院,还能提升老师和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培养质量。

目前,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是全国现代酒店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拥有国际化教学楼,占地面积达1600平方米。在院学生人数超过1000人,主要集中在省级一流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已经成为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内规模较大、影响力深远的酒店管理学院。

办学模式的创新,带动了学科专业的发展。四川旅游学院与希尔顿集团深度共建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的案例,被收入了《中国旅游教育蓝皮书2019-2020》。连续4年,四川旅游学院被评选为优秀人才培养院校。开设的省级一流专业酒店管理专业,连续4年被《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评为五星水平,特色优势明显。

教学科研凸显创新实力

前不久,国际知名极限户外探险家、四川旅游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教授刘勇又完成了一次探险之旅,历时54天23小时,独木舟无动力划桨5239千米横跨大西洋。对刘勇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探险,也是一次学术研究。为此,他写了7万多字的海上日志。回到学校后,刘勇又开始准备材料,力争将他负责的横断山旅游技术装备实验室逐步创建成为国家级平台。

创办于2003年的运动与休闲学院,主要适应国内旅游逐渐从观光型旅游向休闲、体验型旅游转变,培养大批管理服务能力和运动技术兼备的休闲运动高级专业人才。2009年,运动与休闲学院在全国率先创立了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科专业。2013年,学校开设了休闲体育本科专业,是省内较早开设的,目前休闲体育专业已建设成为四川省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023年,申办体育旅游本科专业,成为教育部体育旅游专业布点的12所高校之一。

为适应体育旅游融合新业态,学院大力实施“专业+职业”教育,开设户外运动、体育旅游规划与赛事策划、体育传媒、马术、高尔夫球运动等多个专业方向,相继开设了攀岩、高尔夫、橄榄球、时尚休闲运动鉴赏(翼装飞行、滑翔伞、运动科技装备、潜水、漂流)等特色课程。《山地户外运动》《体育旅游规划与运营》《高尔夫服务与管理》等10门课程获省级示范课程立项。

作为国内率先从事休闲运动教育的高校,四川旅游学院打造了一支政治素养过硬、结构合理、技术精湛、行业影响力大的师资队伍。除刘勇外,女子户外运动者杨小华是世界著名户外品牌The North Face签约运动员和国内飞拉达(岩壁探险或铁道式攀登)线路建设者,女子攀岩定线员张丹等50多名行业领军人物担任教师。

优秀的教师队伍,不仅促进了科研的突飞猛进,也带动了学科专业的发展。如今,四川旅游学院建设有2011川菜产业化和国际化协同创新中心、2011川藏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中华饮食文化学院、烹饪科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欧美饮食文化研究中心等10多个省级研究机构,山地旅游研究院、川菜特色调味品研究院、火锅产业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等10多个校企共建研究机构,以及西部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乡村休闲旅游研究设计中心等多个科研教学机构。

近3年来,四川旅游学院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多次在省级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全省毕业生毕业论文抽检合格率100%。

产教融合培养实战能力

“老师讲得太好了。”最近,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与四川旅游学院、四川省文化创意研究院一起,举办了文创行业人才培训。四川旅游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派出10多名教师和优秀学生前往授课,学员们纷纷称赞授课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

产教融合是四川旅游学院一以贯之的做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是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四川旅游学院师生曾到对口帮扶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利用所掌握的前沿知识,编制旅游规划、设计旅游线路、指导民宿打造和唐卡绘制,助力白玉县脱贫。师生们还为巴中、广元、理县等地的脱贫攻坚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四川旅游学院更是一马当先,面向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三州,连续开办乡村振兴班,培训乡村振兴的优秀人才。广大师生深入各地,开展科教活动,送科技下乡。四川旅游学院教授彭华长期参加省科技厅、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每年有2个多月都沉在基层,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四川旅游学院教授吴华昌带领学生攀上高原,利用高原作物芫根开发食品、口服液等,初步形成一条产业链,支撑藏区乡村振兴。

以产教融合为引领,四川旅游学院的产教融合不断拓宽,走深走实,校企合作、国际化办学迈开大步。与法国EPF工程师学院合作举办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是引入世界先进工程师教育资源的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饮食文化传播为方向,让海外留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境外高校教育合作,与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4个国家(地区)的近29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学生互换、海外留学等国际交流活动。四川旅游学院是“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发起单位和理事单位;加入欧盟“伊拉斯谟+高等教育”能力提升项目,促进可持续旅游人才培养,成为国内仅有的4所项目院校之一。

四川旅游学院还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林草局、眉山市政府、资阳市政府等12个厅(局)、27个地方政府及相关协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大量的协同育人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为地方(行业)制定标准14个,为省、市政府制定旅游、川菜、户外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并提供相关咨询建议数十项,构建了全方位多元化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四川旅游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下得去、留得住、能力强”成为许多用人单位的普遍共识。

文化传承走在时代前列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四川旅游学院把学习党史、国史与校史结合,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轮驱动,不断增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双向互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力量,挖掘四川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建起了长征丰碑、川陕苏区、同心抗战、伟人故里、两弹一星等8个红色文化数字博物馆。学生不到现场,只需在线上就可以观看全川红色文化旅游点的情况,红色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成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亚洲美食之都。由四川旅游学院教授杜莉担任主创完成的《丝路上的华夏饮食文明对外传播》获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学校创建了饮食文化博物馆,馆内设有餐饮陶瓷、传统川菜、生物化石、饮食文献等11个展区,讲述了饮食文化故事,传播了历史文化。2021年6月,学校牵头将“川菜烹饪技艺”申报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贡献了力量。同时,学院还汇聚了全国几大菜系、世界知名菜系进行展示,为更好融入世界提供了借鉴。

四川旅游学院将峨眉、青城、九寨、黄龙、岷山、岷江、乐山大佛、都江堰等风景名胜浓缩在校园里,建成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休闲美食文化园,形成“校园在景区、景区在校园”的独特格局,实现课堂与实景无缝对接、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

学校还建有攀岩运动场、休闲运动综合训练馆、中国唐球练习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游泳馆等休闲运动体育设施,以及满足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需要的各级各类实验室,建成集教学、科研、竞赛、双创、培训、观光、休闲、美食、健身于一体的美丽校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校训,“坚毅笃行,精专创新”的学校精神,指引着一代代四川旅游学院师生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杨朝斌 李进军 熊双丽 杨江伟/文 四川旅游学院供图)

2023-08-25 四川旅游学院: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2131.html 1 深入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旅游人才培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