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采访组
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国旅游业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积极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绿色旅游发展,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旅游行业的积极贡献。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指引的方向、赋予的使命、擘画的蓝图。”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青海围绕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将低碳设计、绿色服务等理念融入景区建设,推动景区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下一步,青海将打造一批以青海湖、祁连阿咪东索、茶卡盐湖等为龙头的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做优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产品,全方位宣传推广“大美青海 生态旅游”品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黑龙江省伊春市近年来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建立以森林康养为核心,中医药康养、度假康养、运动康养、食疗康养为补充的现代化康养产品体系,推出多样化的康养旅游线路,打造森林浴、森林瑜伽、森林氧疗等20余个康养旅游体验项目。每到夏季,伊春的康养游客络绎不绝,优良生态带来的经济潜力正在逐步释放。
伊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巍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让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地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推动生态保护和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加快建设‘1234’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大食物观’先行地、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的决心。”广东省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永贞说,绿色是河源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近年来,河源以“绿美河源”为主题,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增长显著。比如,万绿湖景区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环保至上、科学规划、强化管理、生态旅游”原则,科学划定旅游功能区域,全面推进规划与产业融合,取得积极成效。万绿湖推窗见绿的优美环境、清澈见底的一类水质吸引着大批游客。今年五一假期,景区游客接待量是2019年同期的4倍。
携程集团自2022年起便推出了“可持续旅行LESS计划”,倡导可持续旅行理念。在过去的一年中,已经带动超1600万人次践行可持续旅行。同时,携程“乡村旅游振兴”战略的代表性产品携程度假农庄已在全国落地23家门店,每年有数千万旅行者通过携程平台去往乡村,感受绿色中国和美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中国揭开了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携程集团CEO孙洁表示,携程集团将继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联动合作伙伴推出1万个低碳旅行产品,带动1亿人参与低碳可持续旅行实践。“旅行方式不仅是个人生活理念的体现,也是绿色中国建设的组成部分。携程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通过可持续旅行传播美好中国新名片。旅行越善,中国越善,世界越善。”孙洁说。
位于上海的华住全球总部园区,建有一套雨水回用系统,雨水处理规模为每小时25立方米,调蓄池的有效容积约为150立方米。华住集团CEO金辉介绍,近年来,华住旗下各品牌酒店积极推动绿色建筑项目落地,而这只是华住践行绿色发展的一部分。在绿色运营、绿色服务方面,华住也有积极探索。
“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金辉表示,华住正将“超大规模增长”战略调整为“精益增长”战略,形成具有华住特色的绿色发展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建筑、运营、服务等全流程,降低业务发展所产生的环境足迹,为构建低碳社会作出贡献。今年,华住将持续完善和优化公司ESG数据库,提升能源和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启动绿色供应商、绿色住等绿色项目,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共建美好生态。
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受到高度关注。青海湖旅游发展集团筹建办公室成员沈斌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优化景区能源体系,推动景区用能方式向绿色、节能、低碳方向转变。推进示范区创建,启动国家公园总规前期支撑性专项研究。提升服务品质,按照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标准,开展景区“品质服务季”专项行动,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多元的服务。同时,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以旅游发展反哺生态保护、促进地方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
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六大国有森工集团之一,近年来积极融入区域旅游发展大局,整合盘活林区旅游资源,建设了39个独立景区、12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4个国家级森林养生基地、3个国家级森林体验基地、3个自治区级森林特色小镇,积极构建“红了党旗、绿了山川、固了边疆、乐了群众”的共同家园。内蒙古森工集团驻呼和浩特市办事处主任岳连鹏说,下一步,森工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以“做就做到极致”的态度,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助力自治区做大经济总量、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旅游是一座重要的桥梁。”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认为,发展旅游业可以让生态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比如,有些地区过去通过砍树取得经济收益,现在发展旅游请人看树同样可以产生经济价值。特别是一些生态保护要求较高的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帮助当地居民增收致富,提供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动力。”
“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如何既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又发展旅游产业经济指明了新的方向。”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何建民说,要继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旅游行业的产业特性之一就是绿色生态,应该在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中展现新的使命担当。”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雅方略文旅集团首席专家窦文章表示,旅游之所以产生源于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自然美、生态美是刻在旅游产业骨子里的印记。同时,旅游行业涉及文化、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及其他相关一二三产业的集合,本质是一个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循环利用的跨界产业集群。绿色生态、绿色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着力点和抓手。如今,伴随着公众绿色生态意识的觉醒,“吃住行游购娱”过程中的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人们旅游消费的习惯。
“发展旅游业有助于美丽中国建设。”世界旅游联盟副秘书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昆欣认为,我国拥有广袤的农村地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应该从建设美丽乡村入手。“美丽乡村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采访组成员:王洋 王玮 魏彪 姚津 杨竣杰 陈熠瑶 执笔: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