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景区周边公路被修起围墙遮挡景观、设点收费现象,新华社日前发表评论指出,一些地方打着“保护”名义,把风景名胜圈起来希望通过门票增加财政收入。然而,筑墙挡景不仅挡住了游客的视线,也遮住了当地发展旅游业的视野,这道墙阻挡了当地深化旅游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的脚步,损失了口碑降低了美誉度,错失了发展机遇,得不偿失。
“博物馆方需要在设置游客人数上限后,做好一系列服务来保证所有门票都由有实际参观需求的游客无需溢价获得”
——《光明日报》近日发表题为《博物馆一票难求还需发力治理》的评论指出,对于当前存在黄牛代抢购门票等问题,博物馆方不能止于声明购票必须选择官方渠道,还应周全考虑从技术、规则等多方面扼制黄牛代抢行为的发生。当前,很多网络购物平台会搞秒杀活动,它们拥有相对成熟的反代抢系统设计。博物馆自身购票系统也应借鉴类似系统,提升自身购票系统的防冲击能力。
“从维护游客体验和评价角度出发,网红城市和景区更应有以优质的服务展现城市温度的意识”
——城市走红后,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何处理某些突发状况,考验着“网红城市”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对此,《工人日报》发表评论指出,维护网红城市或景区的形象地位,离不开主管部门和经营服务者的共同努力。从拓展网红效应、做大流量经济的角度看,决策者不仅要懂得“见招拆招”,还须将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工作做得细致些,以独特的灵魂气质打造专属的品牌优势。
(本版编辑 龚立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