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30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中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发布会在湖北省利川市举办

6月26日上午,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恩施州政府共同主办,恩施州文化和旅游局、利川市政府承办的中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发布会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举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朱小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产业融合处处长齐斌,恩施州委副书记、州长夏锡璠,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武斌,恩施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向红林,恩施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刘智勇,恩施州副州长杨盛僚等参加活动,全国120余个市(州)、县(区)分管领导及文化和旅游部门、气象部门负责人,国内旅游、气象、康养领域的学者等参加发布会。

此次发布会以“避暑旅游 美好生活”为主题,发布了《全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2023年全国避暑旅游城市研究报告》《消夏避暑夜游报告》《恩施州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利川市夏季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分析报告》等多项专题报告。

会上,戴斌做了“文旅融合的深度与避暑康养的广度”的主题演讲。他说,一个好的旅游目的地,一定是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主客共享、近悦远来是当代旅游发展的流量密码。经过近十年的培育,避暑旅游已经完成了概念导入期,正在步入政策促进和商业实践的新阶段。他认为,从概念导入到商业实践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系统研究和科学把握旅游市场规律,特别是旅游者的空间流向和消费特征。要在发展康养度假旅游新业态的同时,主动适应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要求,更加理性地看待康养度假市场,从政府规划、投资机构和市场发育几个方面稳步推进,推动避暑旅游、康养旅游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健康可持续发展。

朱小祥表示,开发避暑旅游气候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希望通过气象部门、文旅部门的专业评估,从气候舒适度、灾害综合风险、景观观赏度、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对避暑旅游指标进行更为科学的综合分析,充分发挥避暑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为提高人民美好生活水平、推动恩施州乃至全国避暑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陈武斌在会上介绍了湖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富集的遗产资源、优质的旅游禀赋和避暑旅游发展成效。他表示,要以举办此次发布会为契机,践行“两山”理念,发挥资源优势,推动避暑度假游与休闲康养游、文化体验游、生态观光游融合发展,全力支持恩施州以避暑旅游发展为切入点,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不断开创湖北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杨胜僚推介了恩施州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他表示,要乘借中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会在恩施州举办的东风,虚心学习借鉴业内经验,全面转化运用会议成果,持续擦亮避暑旅游金字招牌,进一步丰富康养旅游、文化旅游、运动旅游、休闲旅游、城市旅游等产品供给,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

会议还公布了“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名单,北京延庆、云南大理和湖北神农架等20个地级市,湖北利川、四川九寨沟、陕西太白等20个县级市入选。会上,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媒体资源运营中心主任白静玉作《避暑旅游气候资源媒体宣传现状与趋势》报告,著名候鸟作家郑国华分享旅居利川的生动故事。吉林省延边州、湖北省恩施州文化和旅游局、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负责人分别作经验交流。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2.4万平方公里,辖2市6县,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森林覆盖率近7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夏天平均气温22℃,是“祖国三大后花园”之一、中国十大热点避暑旅游城市之一、国内十大网红旅游目的地之一,享有“世界硒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中国天然氧吧”等美誉。恩施州现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咸丰唐崖土司城址,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制作技艺,3家5A级景区、21家4A级景区、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恩施玉露”“利川红”成为国事活动用茶。

近年来,恩施州坚持把生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两山”转化的最佳途径,充分彰显“土、硒、茶、凉、绿”特色资源优势,着力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2023-06-3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0920.html 1 中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发布会在湖北省利川市举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