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采访组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动员部署,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一线,做实调查,认真研究,努力做到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着力提高调查研究质量,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新成效。
扣主题主线 盯主责主业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有关要求,文化和旅游部机关及直属单位紧扣主题主线、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开展调研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艺术司开展《共同富裕背景下基层文艺团体在文化阵地建设中的作用研究》调研。调研组先后赴云南、甘肃、山东等10个省(区)的30个地市,与145家各级文艺团体进行座谈,并结合200余家单位情况形成统计分析报告。同时,启动《积极探索新时代线上演播与剧场演出赋能发展的“全景”模式》调研,赴咪咕公司、保利票务等开展走访调研,了解各平台线上演播的发展情况。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结合《“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统筹利用全国旅游规划质量提升培训班等契机,综合运用现场座谈、电话访谈等方式,组织部分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中国旅游协会等行业协会、中国旅游集团等重点旅游企业开展系列座谈调研,切实了解基层部门需求、市场主体诉求,重点分析梳理当前旅游业复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调研坚持协同联动,邀请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交通部、体育总局等部委有关业务司局具体负责人员共同调研,全面了解海洋旅游等实际发展情况,为政策制定、工作落实等提供依据和支持。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深入省、市、县三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围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装备配备、执法网络监测技术与系统应用、在线旅游市场执法监管、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职责等课题开展实地调研,与一线执法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实际情况和典型经验做法,听取工作需求和意见建议。针对人民群众和基层执法人员关心的执法信息化建设、举报投诉数据归集分析等难点热点问题全面收集各地工作进展,梳理共性问题,研究工作对策。
中国艺术研究院将调研工作作为谋划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武器,印发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课题内容,实施61项课题,涉及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遗保护、文化艺术智库等任务,同时,建立大调研工作进展台账,定期收集、更新调研课题进展情况,有力有效推动大调研工作扎实开展。
国家图书馆坚持“重点调研”和“微调研”相结合,“重点调研”针对重点问题,着重提出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形成长效的思路举措;“微调研”重在聚焦具体问题、立行立改,不拘泥一定的调研形式。据了解,国家图书馆共设立30余个“微调研”课题,涉及党的建设、读者服务、业务创新、队伍建设、安全保卫和后勤服务等领域。
把问题找准 把对策提实
问题的指向,就是调研的方向。此次主题教育明确要求,深入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直面发展难题,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共服务司围绕如何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调研课题,赴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进行专题调研,实地了解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近年来工作情况,并围绕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互动交流合作、开展农民书画创作、开展农民书画人才培训和职称认定等话题,进行深入座谈交流,全面了解束缚社会组织发展的突出难题和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在加强指导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中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围绕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队伍现状与发展选题成立调研组,充分利用出差、培训等机会,先后赴浙江湖州,陕西延安、榆林等东西部三市六县开展调研,聚焦乡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堵点,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发放调研问卷等形式,全面了解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项目实施以来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做法,充分征求地方对于项目实施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项目实施的科学性、精准性、实效性。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聚焦影响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重点就如何大力提升“欢乐春节”品牌影响力更好推动春节文化走向世界、如何进一步拓展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国际影响力、如何以“文化丝路”计划为抓手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如何在文旅融合中更好推动对外文化传播、如何深化对港澳台文化和旅游交流以及如何推动外事管理政策更好落地见效等课题开展了调查研究。
优调研方式 促成果转化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是开展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策建议大而化之、空洞抽象、不解决实际问题。
开展调查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工作、更好地解决难题、更好地推动发展。
“自大调研启动以来,我们已调研走访11个省(区、市)36个县级行政区域,实地查看各地旅游服务中心(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了解各地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等情况。”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形成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加快实现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形成一批政策成果、制度机制成果、工作成果,推动制定出台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文件,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赴河南、河北等地围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等一批典型经验做法。“我们将继续大力推动《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贯彻落实,在全国积极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工作。”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后续调研过程中以地方试点县为样本,以解剖麻雀精神做实调查研究,指导地方立足自身实际,准确贯彻落实《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同时,继续依托和发动文化和旅游协会、高校、企业、院团等力量,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国家博物馆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博物馆呈现形式”等选题开展大调研工作。有关负责人介绍,调研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以观众参观、专业讲解等为重点,深入一线部门、走近社会群众,全面了解掌握观众进馆是否便利、休息座椅是否足够、设备运转是否安全、参观体验是否满意等情况,着力解决制约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务求调研取得实效。
(采访组成员:王洋 杨丽敏 范朝慧 李志刚 郭子腾 执笔: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