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8日
第32版:旅游报32版

四川西昌:精耕细作持续探索 擘画全域旅游新图

秀美的邛海泸山、美味的西昌烧烤、壮观的卫星发射场景……如今,作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正给广大游客越来越多的惊喜。今年五一假期,西昌的游客接待总量和旅游总收入较2019年同期均大幅增长,旅游市场呈现高质量复苏态势。

优异的成绩凝聚着西昌探索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的辛勤付出。近年来,西昌大力实施“全域旅游、首位产业”发展战略,探索出“度假引领、景城一体”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成为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排头兵”,绘就了一幅“上有古城、下有邛海”的文旅新画卷。

借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结合“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提升,西昌大力培育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和产品,催生出了国际冬季戏剧节、《阿惹妞》实景演艺、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邛海开海节等新项目,为广大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育重点项目是西昌做优做强全域旅游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西昌全力推进一批文化旅游、月光经济、文创产品提升、体育旅游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建昌古城保护更新、川兴高山堡、建川博物馆聚落、大石板二期工程等文旅项目。随着一大批文旅项目集中建成投运,西昌文旅的知名度、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稳步提升。

“到大石板古村转一圈,吃点儿特色美食,晚上还能回邛海边吹风散步,体验很棒。”作为西昌旅游常客的林志辉,最近又“解锁”了许多新玩法。在他看来,西昌旅游项目不断增多,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旅行体验也越来越好。

“从白天到夜晚,从春季到冬季,从城区到乡村,从邛海到全域,西昌已成长为一座旅游精品城市,日益受到各方游客青睐。”在西昌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游客无论何时前往西昌,都能收获一份独特的惊喜与体验。

在抓好产业融合、重点项目的同时,西昌还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如今,西昌已经形成机场直达、高铁贯通、高速覆盖的交通优势,建立起志愿服务、旅游厕所、智慧旅游服务不断升级的高品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依托“民族风情、阳光度假”两大资源,西昌加快放大自身独具魅力的“温度、湿度、海拔高度、洁净度、氧生度、优产度、民族文化热度”七度资源优势,推出“火之旅、水之旅、色之旅、剧之旅、食之旅、购之旅”系列产品,形成每年1000万人次的阳光度假热点、500万人次的民族风情热点、2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热点、200万人次的古镇旅游热点、200万人次的红色旅游热点。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西昌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旅游综合实力双双进入“全国百强”梯队,成为西部地区后发赶超的“旅游新星”,先后摘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湿地公园等76个国家级旅游“招牌”。

西昌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文化和旅游业的拉动下,西昌的三次产业结构也由“2-3-1”转型为“3-2-1”,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首位支柱产业,形成三次产业相融互动、多种业态竞相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开创了文旅融合追赶跨越的新局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接下来,西昌将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西昌路径”,切实做实、叫响、擦亮西昌文旅品牌,加快建设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席文率)

2023-05-1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9966.html 1 四川西昌:精耕细作持续探索 擘画全域旅游新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