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的道台院子游人如织,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广安区作为賨人故地,农村院落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有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因年代太久且受风雨侵蚀,大多被破坏,现存不多的院落也破烂不堪,亟须保护。这其中,道台院子最具代表性。
道台院子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历经多年于乾隆年间完工,系山西河东(运城)道台、广安人郑人庆的故宅,共有5个院子、4个天井、66个房间和108道木门。房间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堂厅、厨房等生活所用房屋。
为此,2016年,广安区启动道台院子修复工程,配套建设广安首个川东民俗文化馆。展馆内设民俗文化展厅、地方匾额陈列室、川工木雕展厅等,还有经过改造供游客休息的茶室。
如今的道台院子,集收藏、展览、体验、教育于一体,成为广大民众参观、学习、体验川东民俗的文化场所,已经成为“广安历史建筑”“广安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四川省乡史村史和社区博物馆建设示范项目”及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
道台院子旧貌换新颜正是广安区焕新历史文物、保护利用文旅资源的生动实践。
如今,站在道台院子门口,从大门木槛跨过,向右便进入道台院子的第一展厅,里面陈列的文字、图片介绍了院馆的前世今生。汇聚川东优秀文化的展览室系该馆精华,设有郑人庆专题厅、民俗文化厅、广安乡贤名宦祠、地方名人书画厅、川工木雕厅、清代武官制度厅、钱币票证厅、袍哥文化厅、明清瓷器厅、广安抗战厅10个展厅。通过收集跨越百年的人文风情,将广安大地上岁月脚步细心刻印,以一种最朴实最亲切的方式,记录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将朴实无华的广大劳动人民形象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中。
“在展馆内看见前人留下的足迹,仿佛看到一群世勤耕读、忠厚传家之人,在这片厚土上留下汗水。”游客王萌感叹,在这青山绿水中,他们的只言片语汇成了独特的风俗人情,为广安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基础。
自北宋以来,历代传承和完善的家学、家风,构成了广安的传统民俗文化,这是中华儿女祖祖辈辈文化传承的缩影,是家国情怀的具现。“而这些家风、情怀深藏在传统院落里,在翻新时重新显现,留给后人挖掘学习。”广安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灵敏说。
(莫珊 吴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