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武葳
3月30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以上海、深圳邮轮港口为试点水路口岸,按照“先开展试点,再逐步放开”的要求,本着风险可控、积极稳妥原则,有序推进国际邮轮运输试点复航。
“《方案》是交通运输部门为国际邮轮航线重启推出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邮轮旅游全面复苏正式拉开序幕。”中国旅游车船协会邮轮游船游艇分会副会长邱玲说。其实,在《方案》发布前,紧跟旅游市场复苏势头,以沿海邮轮为代表的国内邮轮市场正在有序恢复中,例如,招商伊敦号在今年3月26日开启了以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为母港的常态化运营。但国际邮轮市场迟迟未打开,亟待踢出“临门一脚”。因此,《方案》一经发布便引起了行业的密切关注和巨大反响。“试点复航是中国国际邮轮旅游全面恢复的关键一步,也意味着国际豪华邮轮将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蓄势已久的本土邮轮也将一展身手,对于加快邮轮旅游市场复苏、激活市场活力、活跃邮轮旅游消费、优化邮轮市场格局、推动邮轮全产业链发展与突破等具有重要意义。”邱玲说。
根据《方案》,上海、深圳共有三个邮轮港口列入首批邮轮复航试点港口名单。邱玲告诉记者,这三处邮轮港口都以世界级邮轮母港为目标规划建设: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拥有1500米岸线,可同时停靠两艘22.5万吨级和两艘15万吨级邮轮,已批复设立为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拥有1200米岸线,可同时停靠三艘7万吨级邮轮,已批复设立为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深圳蛇口邮轮母港拥有1509米岸线,可同时停靠一艘22万吨级和一艘12万吨级邮轮,已批复设立为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近两年一直不定期开行近海沿海航线邮轮。
同时,三处港口所在区域均配有超级综合体配套区,不仅可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同时也集商务、体育、文化等功能于一体。因此,无论是从港口软硬件条件还是运营航线都有独到的优势,满足《方案》中“试点所在城市及腹地客源市场规模较大,所开航线有市场需求”等要求。
“我们了解到,目前上海相关职能部门已经在落实试点复航的具体工作方案,以创新示范、平稳有序、稳妥推进为原则,落实邮轮港口和邮轮公司主体责任,确保运营过程安全可控。”邱玲表示,试点港口应当紧跟要求,进一步优化软硬件配套服务、同时加强与联动部门及企业的协调合作,完善港口信息智能共享机制,全面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保障国际邮轮安全有序恢复。
虽然近期旅游数据以及政策措施频出利好,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国际邮轮市场的恢复面临不少困难。比如政策的具体实施、邮轮旅客出游信心的恢复、邮轮相关人才的缺乏、产品线路同质化问题等,都是近期亟待解决的。”邱玲说,“目前,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邮轮经济景气指数研究》课题组正在进行一个关于邮轮旅游消费信心程度的市场调研,通过更多地了解旅游者的意愿和需求,为邮轮旅游市场的重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