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7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台州:“微改造、精提升” 绘就文旅深度融合新画卷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各县(市、区)以“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为契机,通过盘活资源、丰富业态、数字赋能等举措,实现风景增色、游客增兴,全力打造颜值与品质兼具、气质与内涵相衬的美丽城镇,努力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黄岩 宁溪镇

“二月二”文化艺术节 绽放千年古镇新芳华

黄岩宁溪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以景区镇提升为抓手,推动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建设。以非遗彩灯为媒介,举办“二月二”文化艺术节,点亮宁溪的宋韵风华,推动古镇持续绽放新的芳华。

宁溪镇改变传统游街迎灯的方式,将灯会与“中国节日灯之乡”传统产业相结合,以沿路、沿溪、沿街为重点,实施全域灯彩亮化工程,为灯会举办提供设施条件。通过在宋渠直街、溪水旁等点位布置各色声光电一体的非遗彩灯,如鱼灯带、兔子灯带、吉伞灯带等,打造灯的海洋,让游客在夜色中也能拾获民俗与非遗间的乐趣。

为进一步助力非遗发展,宁溪镇在活动期间还安排舞龙舞狮、打铁花、作铜锣、川剧变脸喷火等一系列传统非遗表演,并创新打造非遗市集,将文化交流与商品交流融于一体。千年宋韵文化体验环节、传统非遗演出、共富产品,带动了新潮与传统的碰撞,让老百姓和游客更加了解宁溪镇当地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食的同时,也让夜经济活力在灯彩古镇充分释放。今年“上灯”首日,就引来数万台州人“赶场”。截至目前,活动引流近100万人次,直接拉动经济消费达5000余万元,间接拉动经济8000余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宁溪镇还积极培育农旅综合体,将金山陵酒厂培育成为“农业+旅游+非遗”的农旅融合体验点,通过建设传统糟烧酿制技艺展示区,让游客能够在酒厂里参与酿酒过程,带动传统酿酒产业老树开新花。此次“二月二”文化艺术节期间,金山陵开启亲子研学课堂,让孩子领略黄岩当地的特色风情,以文旅盘活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宁溪镇还通过复兴古村文明、推进有机更新、挖掘人文特色等手段,守护乡愁记忆续文脉,打造文旅高地,多措并举绽放千年古镇新芳华。

椒江 葭沚 老街

旧貌换新颜 文旅融合风貌美

葭沚老街形成于清末民初。自清朝开海禁后,便成了台州最具有文化韵味、最繁华的代表街区之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葭沚老街也日渐衰落。借着“微改造、精提升”这股东风,椒江启动了葭沚老街城市更新项目,依托葭沚独有的文化魅力,保留葭沚老街原有的古街形态,保护性修复部分古建筑,打造了一个集文、商、旅、产、居于一体的新兴网红打卡地。

葭沚老街一期改造工程的修缮原则是修旧如旧,保持老街的颜真性。修复后的建筑各有各的精巧典雅,或雕梁画栋,或青砖灰瓦,形状迥异,却又默契地保持了风格统一,无一不彰显着葭沚老街过往的韵味。除了对原有建筑进行修缮之外,葭沚老街一期工程还对老街区块进行了景观绿化,美化了老街的风貌。

为了能够提高葭沚老街区块的通达性,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交通体验,椒江区对老街附近的葭沚大转盘进行了改造,形成上通下穿、地面三个立体化的交通,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全面提升市区道路的联环通达能力。在葭沚老街的地下建成了一个足以同时容纳450辆车的停车场,进一步提升了葭沚老街的游客接待能力。

为全面传承老街文韵,葭沚老街改造期间还重塑了老街的渔文化,将渔文化变作可视的文物故事讲述给游客,振兴了老街的商埠文化。文昌阁周边的上海大隐书局台州店、上海米其林餐厅浦江荟、中国五星级茶馆御道茶会三家主商铺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如今,老街建筑的外立面和廊檐下挂满了轮廓灯和古典灯笼,到了夜晚,文昌阁主体灯光和老街建筑的灯光一齐点亮,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依托高明流投影手段等VR技术,活化台州当地故事传说,固定举行两大夜间演出《锦绣文昌》及《在水一方》,追忆台州历史,遍览台州风物与生活。走入老街,能源源不断地感受到老街的文脉,让人们在品味过往中体会到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碰撞。

天台石梁镇

放大“冰雪+”魅力 打开高山共富阀门

近年来,天台县围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做文章,统筹石梁镇独具特色的冰雪资源,丰富冰雪业态、提升冰雪服务,促进冰雪经济“微改精提”、迭代升级,实现“冰雪变现”。2023年春节期间,冰雪游持续点燃旅游消费,石梁镇共接待游客1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00万元,带动高山群众增收致富效果显著。

石梁镇推出冰雪季旅游线路,举办冰雪主题活动。抢抓高山冰雪最佳观赏期,整合资源,精心规划设计旅游线路,将冰雪运动与石梁冰瀑、华顶雾凇等有机融合,开发“享滑雪魅力+探雾凇秘境+访石梁冰瀑”组合休闲游。对旅游线路“精提升”,石梁镇春节期间异常火爆,吸引了众多市内外游客前来观雪赏冰瀑,游客较去年同期增长20%,并带动周边产业联动发展。

除此之外,石梁镇积极延伸冰雪产业链条,打通石梁致富通道。整合冰雪研学营地、滑翔基地、室内滑雪、室外越野等项目,做精冰雪运动产品体系。拓展外延冰雪旅游产业模式,开发形成“冰雪+休闲度假”“冰雪+康体养生”“冰雪+研学体验”三大特色产品,满足游客需求。石梁镇还注重对产业链条及产品文化内涵的“精提升”,使得以冰雪为轴心的各类关联产业和新业态带动就业创业超1000人,着力打造台州市内知名冰雪旅游胜地。

目前,石梁镇大力开展文宿提振行动,完善优化游客服务体系。以浪水溪山居、发现艺家、台岳精舍、遥见、和合云筑为代表的一批高端文宿逐步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小镇接待水平。推动本地农家乐民宿进行“微改造”,美化设施环境,加快转型升级,形成精品民宿群,提高本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如今,石梁镇民宿农家乐总床位超1600个,春节期间中高端民宿全部满房,接待过夜游客超万人次,实现创收近400万元。

玉环

绣出“花园港城” 旅游新图景

玉环市以创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市为目标,以“微改造、精提升”工作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投资驱动、品牌赋能,高质量绘就产城共融的“花园式港口城市”新图景。

抻好“绣花布”,从内里发力,破解旅游发展老大难。聚焦“低小弱散”问题,以“城景合一、城景相融”为目标,谋篇布局,形成以“高铁新区全域旅游TBD”为核,“环岛黄金海岸旅游带”环绕,“东海牧场、环乐清湾、产融创意、火山渔港”东西南北特色组团的“一核一带四组团”发展格局。聚焦“小马拉大车”困境,建立“领导小组+旅游专班+乡镇网格+村级专员”四级协同推进机制,以项目清单化推进、任务指标化考核、进度常态化晾晒,推进“微改精提”信息共享、资源集成、项目出彩、成果叠加。针对“盲目跟风”现象,出台《关于促进新时代美丽经济建设的若干意见》,成立专家智库,进行优秀实践案例评比甄选,通过对微改典型实施政策奖补、案例宣传等方式,激励实施主体抓特色、谋精品。

拈好“绣花针”,在细处着力,增强旅游产业能量值。因地制宜利用闲地闲房改造成为游客中心、露营基地、文创园区、特色民宿等,两年共实施“微改造、静提升”项目252个,完成投资额达4.5亿元,实现省A级景区镇、景区村全域开花,形成“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全域大美格局。围绕旅游要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东海之宴”美食、“鲜玉奇缘”伴手礼、“海上梦幻号”巴士、“闯海”集市、岛居民宿、“夏日鲜玉环”微度假产品等,延长产业链,营造新氛围。策划特色节庆,增加人气数值。借助“中国文旦之乡”“中国东海渔仓”等金招牌,策划旅游IP矩阵,举办“文旦旅游节”“闯海节”等品牌节庆活动,通过景观小品展示、特色文化体验等方式,集聚人气,逐步打响“东海碧玉·人间蓬莱”旅游品牌。

路桥横街

“三微三精” 推动文旅产业焕发活力

路桥区横街镇以创建成为省旅游风情小镇为契机,持续推进“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从挖掘文化基因、微型景观提档升级和提升游客体验入手,通过“微创意、微场景、微融合”三微举措,精益求精,全面提升城镇功能品质,激发旅游新活力,推动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

培育“微”创意,重塑“精”空间。一方面,横街镇深度挖掘、提炼本地特色元素融入规划建设中,使曾经的“脏乱闲置地”通过“微改造、精提升”重获生机。结合横街特色工业产品,如集装箱、工业管道、灯饰以及其他潮玩元素,将原先废弃的集贸市场打造成集娱乐、美食、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开放式“工业风”横美集市,让旧市场拥有新生命、新内涵。另一方面,横街镇精细化做好小镇环境美化提升工作,补齐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功能短板。以道路、绿地、河流等公共空间为载体,大力推动具有本地特色的项目建设,以“植需求、植功能、植彩色、植文化”为主要建设手法,涉及道路白改黑、沿河绿道建设、公共设施提升等,用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打通小城镇公共空间的“毛细血管”,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便利的小镇生活。

发挥“微”场景,激发“精”体验。一方面,厚植文化基因,强化文化塑形赋能。乡村博物馆立足乡村,是展示乡土文化、活跃民间交流、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平台,更是学习、体验、感受民俗传统文化的场所。另一方面,注重文旅融合,提升游客体验感受。“映庐”乡村博物馆为清末民初四合院古建筑,以“竹木映庐 忆苑上林”为主题主线,内设村史渊源、农耕记忆、民俗文化、织梭光阴四大场馆,通过不同场馆、不同内容的文物、史料展示展览,构建沉浸式观展体验;充分挖掘了上林村当地农耕文化、土布文化和林氏家族文化,增设了非遗体验手工、乡村十礼等创新体验内容。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络绎不绝的游客和前来研学的学生让乡村博物馆变得生机勃勃,文化资源保护和文旅产业发展实现双赢。

2023-03-27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8773.html 1 台州:“微改造、精提升” 绘就文旅深度融合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