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见习记者 唐伯侬
“中国一直是菲律宾重要的客源国之一,未来加强互动合作是必然趋势。期待中国的出入境游市场能更快速地恢复和开放,菲律宾将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更多中国游客的到来。”近日,在菲律宾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主办的“欢乐可期——菲律宾海岛乐园项目启动仪式”上,菲律宾共和国驻华大使馆、菲律宾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旅游参赞白艾文博士道出了对中国游客的期盼。
相关数据显示,疫情发生前,中国是菲律宾的第二大旅游客源市场。2019年,菲律宾累计接待中国游客174万人次,中国游客在菲律宾平均停留9.51天。
“截至今年2月,中国赴菲律宾旅游人数排名第八,这意味着我们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相关调查显示,菲律宾在中国游客2023年期望出游的东南亚国家中排名第四,对此,我们感到备受鼓舞。”白艾文说。
而近期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和菲律宾共和国旅游部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执行计划(2023-2028)》也为两国旅游市场的复苏带来了利好。菲律宾旅游部部长克里斯蒂娜·加西亚·弗拉斯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菲两国政府将共同致力于推动游客人数增长,恢复并增加至重要及新兴目的地的直航航班,开展联合宣传推广活动,促进旅游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等。
“我们始终认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虽然中国东部有不少沿海地区,但受气候影响,不少时间游客是无法下海游玩的。而在菲律宾,游客全年都可以享受阳光沙滩,体验潜水运动和山地旅游活动,这些旅游产品对于中国游客来说还是很有卖点的。”白艾文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迎接中国游客,菲律宾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继续向旅游业提供支持和激励措施,让市场、消费者和贸易伙伴都有信心,展现菲律宾对中国市场回归的期盼和善意;塑造菲律宾的正面形象,让消费者把菲律宾视为一个有吸引力和安全的目的地;与中国和菲律宾的旅游贸易部门合作,加快商务旅游的复苏发展。
“具体来讲,我们发现海滩度假是菲律宾在中国市场上最热门的旅游产品,海岛游非常受中国游客欢迎。而菲律宾是一个由7641个岛屿组成的国家,海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当然,想要吸引更多中国游客的关注,我们需要准备的不仅是基础性产品,而是成体系的旅游产品。为此,我们策划了新的旅游线路,进一步开发邮轮、潜水、健康养生、会展等旅游业态。”白艾文介绍,在航线方面,目前,菲律宾的薄荷岛国际机场和比科尔国际机场已经可以接待中国游客的包机和定期航班。
对于中国游客比较关心的签证问题,白艾文介绍,菲律宾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正在推进团队签证的恢复工作。“我们会在几个月后启用电子签证系统,提升电子签证系统的便利化程度。启用新系统后,我们预测,今年中国游客赴菲律宾旅游人数有望能够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事实上,菲律宾对于旅游市场复苏的准备早就有所行动。过去3年,菲律宾国家旅游局不断调整在华营销策略的“打法”,策划了一系列线下营销活动,在一些能够与菲律宾直航和包机的城市,组织路演、主题快闪活动,发布新旅游推广主题等,线上则策划了菲律宾潜水在线秀,收获了150万次的播放量。
“对于那些还没有航班前往菲律宾的城市,过去3年我们也在一直努力去那些城市做推广,哈尔滨、沈阳、青岛很多旅行社都有合作意愿。”白艾文说。
“随着中国出境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到访菲律宾的人数会越来越多,双边航班也会随之增加。预计更多游客到菲律宾旅游的下一个节点是五一假期,无论是酒店等旅游设施还是导游等服务人员,都在等待着中国游客的到来。菲律宾不仅有蓝海白沙和热带风情,更有热情好客的人民,我们一定会为中国游客提供一段非常难忘的旅程。”白艾文说。
3年间,菲律宾旅游业界一直保持和中国合作伙伴交流、沟通,菲律宾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市场经理刘佳注意到,近年来,中国游客的消费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市场逐渐趋向于年轻化,更注重社交属性,追求体验感、沉浸感等。“我们希望通过启动菲律宾海岛乐园项目等举措,满足中国游客多元化旅游需求,打造海岛IP形象,打破企业端和产品端的壁垒,让更多中国游客对菲律宾‘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