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古名泊鲤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溪口镇,距县城18公里,山环水抱,人杰地灵。曾是古代水陆通往古处州的要津驿站,但随着岁月变迁,繁华消逝、老街斑驳,古村也一分为二,以东西向的石板街为界,以南为灵上村,以北为灵下村。相传西周时期,楚王伐徐,徐国国君徐偃王不愿臣民牺牲,遂放弃抵抗投降。一部分徐国百姓辗转千里迁徙龙游灵山,将偃王文化发扬光大。偃王仁义美誉传为佳话,千家万户耳熟能详。灵山借助于水陆交通的便利优势,成为龙南山区腹地重要的交通要津,是古时龙游鼎盛繁荣的七大集镇之一。
为守护当地不可复制的传统文化,龙游县溪口镇以“微改造、精提升”工作为契机,探索灵山老街全新改造思路,秉持“注重历史保护,留住乡愁记忆”的理念,延续原生态的生活气息、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融入现代乡村发展理念,让传统文化村落焕发新的生机。
作为溪口镇现存古建筑最多的古村落,灵山村现有明清古建筑80余栋,60余栋分布在古街两侧,其中包含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在发挥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对修缮质量和风格严格把控,确保最大可能保留古建筑原有风貌,唤醒记忆中的古建筑之美。
在灵山老街改造过程中,在不改变村庄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举镇、村两级全力,注重以点带面,深度挖掘老街内涵,统筹兼顾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百姓生活与项目建设。“微改造”过程中,采用土法工艺,将竹钉入墙加固风化古建筑墙面;用石板青砖铺设路面,恢复传统街巷;通过仿古墙绘,改善立面破损情况,巧妙遮盖户外现代设备;原有架空线通过整治进行地埋,使其与周围环境协调,人性化的“微改造”,使旅游景观更“精美”。对灵山电影院、古井广场、三进两明堂等场所的改造,为居民和游客们打造了更加“精良”的设施。通过收集当地废弃老材料,打造乡村特色景观小品墙,让旅游体验更“精致”。
在“修旧如旧”的改造原则下,灵山老街既保留了古村个性,又展现出了新风貌。不仅原有的灵山老街得到恢复和展现,还增加了塔山晚渡、岩河钟声、五凤朝阳、天堂竹径等景观点,使百年老街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一幅“景秀、业兴、人美”的画卷徐徐展开。“微改造、精提升”后的老街再也不见纵横交错的电线、破旧损坏的墙面、摇摇欲坠的危房,取而代之的是石板青砖铺设的整洁道路,还有精心修缮后的古建筑,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一同感受历史风貌,回忆旧时光景。
古朴老街阵阵欢声笑语,街头巷尾处处鸟语花香。随着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项目的不断推进,这个在历史长河中沉寂了数百年的商埠古村重现了生机和繁荣,通过业态植入、后期运营、各类文娱活动开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溪口镇也将依托徐偃王“以国易仁”的故事等传统文化资源,定期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徐偃王庙会、舞龙等精品活动,打造更加“精致”的乡村旅游体验,让古村落既留住“形”,又守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