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3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点线面联动 系统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 崔艳天

黄河文化旅游带通过串珠成线、以线带面的方式将黄河干流两侧的文化单元和旅游要素进行串联整合,形成虚实相生、时空交织的综合资源价值体系,对推动沿黄九省区经济文化生态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明确提出要统筹黄河文化、流域水景观和水工程等资源,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通过串珠成线、以线带面的方式将黄河干流两侧的历史、风俗、故事、艺术、文物、建筑等文化单元和旅游要素进行串联整合,形成一个虚实相生、时空交织的综合资源价值体系,以整体性的视角来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的自然功能、历史功能向现实功能演进,对推动沿黄九省区经济文化生态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要发挥节点的核心驱动作用、注重轴线的串联带动作用、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协同作用,推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主体之间形成更高层次、更深度的合作关系,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保护、旅游休憩和地方经济的整体性发展等多重目标。

一、发挥节点的核心驱动作用

黄河文化旅游带是一个以节点、轴线和整体环境为核心的线形空间,依据“点—轴”理论,“点”是指各级发展中心。根据黄河文化旅游带的空间构成要素,遗产、文化旅游集聚区和城镇是其三个节点层次。应当将重要遗产、文化旅游集聚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及名城名镇名村作为黄河流域经济生态文化系统中具有不同能级的增长点,充分发挥扩散溢出效应,形成以点带面、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

(一)发挥遗产和旅游景点的核心吸引物作用

黄河流域有世界自然遗产2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处,世界文化遗产11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8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748项,文化资源密度高、品位高、价值大,但保护开发内容割裂,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利用亟需加强。第一,系统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和资源分布,采取“主题确定—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格局建构”的思路系统梳理黄河流域自然、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等级、规模、组合和结构,挖掘、提炼核心资源的内涵、特征和价值。第二,突出重点打造黄河文化标识物,遴选一批资源稀缺、景观独特和不可复制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内涵解读、符号提炼、解构与重构、场景构建等策略打造一批代表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价值的文化标识物,充分发挥泰山、长城、莫高窟、秦始皇陵、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及平遥古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五台山等世界遗产的核心吸引物作用,打造世界级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第三,把握黄河文化旅游带空间构成复杂性、动态性和景观多样性的特征,从时间、空间、遗产本体、生态环境等方面挖掘区域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将水系、水利工程、湿地、森林等自然遗产和历史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及礼仪、风俗、节气、服饰、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系统性、整体性、网格性的保护开发系统当中。

(二)发挥文化旅游集聚区的集聚扩散效应

文化产业园区、景区、特色文化街区等载体空间有显著的集聚和扩散功能,不仅是支撑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重要节点,而且是黄河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黄河流域分布有4A级景区449个、5A级景区39个,但由于黄河空间跨度过大,文化旅游资源要素集聚水平不高。首先,应充分挖掘黄河特色文化资源,对黄河文化符号进行深度提炼、设计与活化,从创意设计、市场运作、科技提升、配套服务等方面提升传统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提升要素集聚水平。其次,应围绕核心景区和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确定业态内容、主题及布局,打造黄河文化产品体系和产业体系,实现黄河文化资源整合、市场推广、业态创新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最后,应推动园区、景区场景化建设,以旅游景区和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等集聚区为载体,在保护整体文化风貌、留存文化标志和历史记忆的前提下,按照文态、业态、形态和生态四合一的方式,打造一批富有黄河文化特色的生产性和消费性场景,孵化一批文创企业、园区,布局创意工坊、文创集市等新业态,打造黄河文化核心展示区、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区。

(三)发挥城镇的增长极作用

城镇的级别、功能和作用的转化影响辐射域面的范围大小。不同级别的城市作为黄河流域经济生态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增长点,要充分发挥扩散溢出效应,形成以点带面、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第一,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区域中心城市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资源密集,一般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旅游区。2018年沿黄九省区区域中心城市旅游接待人数共91685.54万人次,占黄河九省区旅游接待人数的22.65%,占全国旅游接待人数的16.55%;旅游总收入共11522.51亿元,占黄河九省区旅游总收入的24.15%,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19.3%。九大区域中心城市不论在黄河九省区还是在全国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增长极作用非常显著,因此要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与黄河流域中小城市的文化经济交流,促进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业的城市分工与协作,通过扩散机制和集聚机制实现要素的流动集聚与动态平衡。第二,以历史文化名城为引领,以重点旅游城市为核心,充分发挥世界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载体作用,依托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景区、度假区等公共空间及旅游功能区,对空间形态、总体形象、主题定位、发展重点、标志性景观等内容进行系统谋划,打造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彰显城市文化品牌。第三,以县域为载体寻求黄河流域新的发力点。县一级城市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承担着培育县域经济新动能、推动城乡衔接的双重功能,要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以补短板设施建设为主导,以功能性建设为契机,打造一批黄河流域文旅功能县,通过空间上全域推进、城市功能全面转型、管理体制全方位整合,形成对黄河文化旅游带的有力支撑。

二、注重轴线的串联带动作用

轴线的经济学意义在于促进点与点、区与区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黄河流域跨度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较为突出,应当依托黄河干流及沿线交通要道和精品旅游线路,提升节点之间的连接性和通达性,形成串珠成链的发展格局。

(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多维度交流

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可以将一些原本在空间或历史上关联性不强的遗产、村落、城镇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状态,实现从以景点为核心的开发模式向以线路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动不同地区之间资源、产品、知识、思想和价值等多维度的交流互动。应当立足全域统筹,充分对接市场需求,从满足游客实际出游需要出发,以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为节点,以中华文明探源、寻根问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古都文化、非遗、乡村振兴等为主题,通过“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的设计,打造一批跨区域的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全面展示真实、立体、发展的黄河流域,塑造“中国黄河”整体形象,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助力黄河流域建设彰显国家形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完善旅游交通网络

交通的通达性有助于公众深入了解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内涵与景观魅力。黄河流域尤其黄河上游地区,城市之间、景区之间的连接性还有待提高。首先,要构建慢行游憩系统,通过遗产旅游、水体休闲、慢行休闲、野外休闲、冬季休闲等游憩系统的规划,开展黄河风情线公共设施、健身步道建设和动植物保护、两岸绿化美化亮化等工作,建立完善的标识系统和集散体系。其次,要完善黄河绿道体系建设。构建连续的绿地系统有助于为线性分布的文化遗产形成统一连续的基底背景,建议沿黄河干流和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泾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支流岸线,建设青藏高原绿色廊道、青甘河谷绿色廊道、宁蒙河套绿色廊道、晋陕峡谷绿色廊道和豫鲁平原绿色廊道等重点绿道,通过建立各遗产、湿地、湖泊、滩涂等节点之间的历史关联、功能关联、空间关联和视觉关联、结构关联以及心理关联,构建黄河国家风景道体系。最后,要优化提升既有普速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支线机场功能,加快形成以“一字型”“几字型”和“十字型”为主骨架的黄河流域现代化交通网络,实现城乡区域高效连通。

三、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协同作用

城市群由于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可以通过互相合作实现区域性产业、市场、基础设施、城乡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战略载体。黄河流域分布有7个城市群,在黄河流域九省区占据重要战略地位,集中了流域60%以上的人口,经济总量占九省区的72%,是黄河流域人口密集区和高质量发展重心区。目前只有宁夏沿黄城市群提出要建设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关中平原城市群提出要打造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其他5个城市群的定位都对经济发展、交通建设重视有余,对文化建设重视不足。

(一)重塑城市群文化发展动力

要重视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区域带动作用,将文化作为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把黄河沿线自然和文化遗产及旅游资源整体纳入到城市群整体性、网路性的保护开发系统当中,由过去重经济、交通建设的“经济型城市群”向生态、经济、文化并举的“文化型”城市群演变,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作为推动区域转型与合作的新引擎。

(二)推进城市群与文化区双向发展

要立足黄河流域城市群多元文化格局,对流域内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民族文化和旅游要素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整合,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串联整个区域的文化旅游要素、村落及城镇,以城市群为抓手,通过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的双向互动,推动河湟文化区、河套文化区、三晋文化区、关中文化区、河洛文化区和齐鲁文化区的历史文化实现经济社会价值。

(三)构建黄河流域城市群协同机制

要加强城市之间、城市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区域分工,系统优化文化旅游资源在空间、部门间的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地区之间的重复性投资和同质化建设。通过建立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交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黄河流域城市群文化联盟、区域性行业协会等方式,加强地区之间的资源统筹利用,降低黄河文化旅游资源转化利用过程中的“碎片化”程度,推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更高层次、更深度的合作关系,实现由无序走向有序并形成整体性的区域功能结构。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化和旅游融合视野下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研究”[21ZD0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人文学院)

2023-01-13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7181.html 1 点线面联动 系统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