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3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发现美 探索美 呵护美

——南方多地迎来候鸟观赏季

候鸟翩翩 视觉中国 供图

□ 曹燕

无论何时何地,飞翔的精灵总是赋予生活恬然的趣味和无比辽阔的想象空间。通常而言,候鸟有自己的旅行轨迹,全球有9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3条经过我国。每年冬季,候鸟大部队迁徙到南方,众多自然保护区、景区、城市公园都有它们的身影,也吸引了无数观鸟爱好者去发现美、探索美,呵护美。

自然之美

此刻,数以万计的候鸟如约来到深圳湾越冬,也有些是过境到此进行能量补给,成为深圳的一道风景线。潮水退去的时候,鸟类总是容易被滩涂上丰富的食物吸引,他们成群结队、姿态优雅,漫步觅食。优雅飞行的白鹭、四处游弋的针尾鸭、尖嘴巴探入水中侦查的黑脸琵鹭……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经由志愿者们的指导,游客可以借助单筒、双筒望远镜观察湿地的鸟类。

初冬时节,北京官厅水库,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队员们在持续开展候鸟监测。保护站站长李理说:“天气晴好的日子,从远处看,候鸟整齐排列着飞行,突然之间,鸟会越来越多,飞行序列被打乱,有的上升、有的下降,有的要横向穿越,取景器里铺天盖地都是候鸟的身影,就像汹涌的浪潮。”李理已经连续多年监测候鸟,但还是经常被这种生机之美震撼到,“总是很长时间回不过神,自然之美难以言喻。”

“并不是所有的候鸟都会遵循迁徙的节奏。”李理说,如果天气不错,在官厅水库,候鸟会在水面上嬉戏流连,并不急着赶路。每每这个时候,整个水库万鸟齐鸣。

观鸟爱好者小斗经常也会在专业望远镜里仔细观察候鸟的嘴巴、脖颈、爪子,“感受大自然的创造力”。据他介绍,不少观鸟爱好者对于观鸟都有着“集邮”般的乐趣,如果拍到了之前没有见过的鸟,总是能让人高兴一整天。

如果当地食物充足或者因为体能不足等原因,候鸟也会留下来过冬。李理说,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原因,大自然总是有很多未解之谜。例如,摄影爱好者近日在青海湖泉湾区域拍摄到了一群大天鹅飞翔、游弋的画面,它们选择在青海湖越冬,犹如精灵一般划过平静的水面。

通常而言,春末初夏时节是北京观鸟的黄金季节。北京周边最容易见到的就是涉禽,有各种白鹭,苍鹭、大白鹭、小白鹭、牛背鹭、夜鹭、池鹭,有湿地有草籽小鱼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们优美的身姿。小斗之前只知道汉石桥湿地公园的鹭鸟很多,但是这些自由的精灵,并没有绝对固定的亮相场所,“观鸟需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自觉”。

环境指数

近日,一份以记录和推荐广东省内最佳观鸟点和典型生态环境特色的《广东省观鸟手绘地图》正式发布,该地图推荐的观鸟点,涵盖全省21个地级市的森林、湿地、湖泊、城市、乡村等多样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类型,其中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为主,既有单个的点,也有成片的区域,生态资源优越,和都市生活的距离也不远。以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为例,这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生态修复、休闲游憩为一体的市政公园,是市民游客认识自然的体验场。

李理说:“候鸟是检测一处水域是否健康的象征。”例如,白鹭是一种夏候鸟,每年4月中旬会从南方迁徙到北京,它们会选择在小滩涂、小沼泽中繁殖,到了11月左右,会返回南方越冬。出现在清河的鹭鸟有自己的生态逻辑,它们能够出现在这里,说明这条河里一定有可供它们捕食的小鱼小虾,也证明这条河的水质健康良好。

观鸟和生态监测联系紧密。生态专家陈克林认为,由于鸟类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鸟类种群数量变化与栖息地环境质量关系密切,反映了当地的环境状态,因此观鸟也成为环境质量监测的一种手段。

鄱阳湖,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去年大旱,鄱阳湖的极枯环境使栖息于此的候鸟生存空间被压缩。新闻报道称,去年鄱阳湖干死了很多鱼虾螺蚌,过来越冬的候鸟比往年多了2万来只,而且提前十多天就飞来了。为确保候鸟安全越冬,当地政府出资赎买农民尚未收割的千亩水稻,用于建候鸟“食堂”,同时,对候鸟聚集且离鄱阳湖主航道较近、便于调水引水的碟形湖,实施生态补水,修复湿地。

生态教育

北京的颐和园、天坛、野鸭湖公园、奥森公园等,总是有拿着长枪短炮的观鸟爱好者。问及他们为什么“入坑”观鸟,不少人都会谈到生态纪录片《迁徙的鸟》和电影《伴你高飞》,大自然中翩翩飞舞的精灵集中了人类所有美好的情绪和意境,让人沉浸其中。小斗说自己把《伴你高飞》看了几十遍,在他看来,观鸟正是把自己对自然环保的理解和旅游生活场景连接起来,进行潜移默化的生态教育,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据报道,广东省日前已建成101条特色自然教育径,总长度达176.4公里,其中包括22条专门的观鸟主题特色自然教育径,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等沿海湿地和粤北地区。这些观鸟自然教育径大部分免费对外开放。不仅供市民游客近距离观鸟,更重要的是还结合当地自然资源,设计了独具特色的观鸟体验课程和集“看、听、闻、触摸和互动”为一体的自然教育解说系统,市民游客可以观察到鸟类觅食、产卵繁殖等自然状态下的行为习惯。

深圳红树林生态公园经常举办公益观鸟课,从科学的角度引领学生细心观察,从诗意的角度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科学家的眼睛”与“文学家的诗意”激发了青少年的创意。

发源于太行山深处河北省涞源县境内的拒马河,一路蜿蜒,流经北京房山境内61公里,这一流域也是十渡风景区旅游带沿线、十渡国家地质公园的范围。李理介绍,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现在已经成了房山的明星物种,黑鹳在拒马河流域常年可见到且筑巢繁殖,这吸引了一些游客来此观鸟拍摄。

“观鸟者应该有这样一个境界,看到鸟是一种收获,看不到鸟是另一种更重要的收获——证明这样的天气、时间、地点鸟类不活跃。对于鸟类研究来说,任何观鸟记录的数据都是有科学价值的。”李理觉得,这也是科普实践活动所应该提倡的一种科学精神。

有一次,一名中学生问,不是说房山有很多黑鹳吗,为什么没有见到?李理跟他说的是,我们观鸟观的不是轰轰烈烈的“热闹”,而是一种持久的热爱,对鸟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只有真正的热爱,才能让我们坚持下来,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也许会发现,收获的不只是观鸟的乐趣。

2023-01-03 曹燕 ——南方多地迎来候鸟观赏季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6980.html 1 发现美 探索美 呵护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