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8年来,京津冀三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三地党委、政府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紧紧把握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先行先试、深入沟通、密切对接,围绕有序推进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四个一体化”目标,明确总体思路,建立工作机制,提出具体任务举措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于11月25日在京共同主办2022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云论坛。论坛以“北京之约·域见未来”为主题,分为“格局、赛道、实战、未来”4个篇章,邀请嘉宾从政策解读、案例解析、资源协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三地文旅合作搭建了交流平台。
文旅融合 科技赋能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引领下,三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取得了诸多耀眼成果。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围绕深挖地域文化、优化产品供给等方面,分享了三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探讨了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曹雪芹生于运河,长于运河,从金陵沿运河在张家湾登上京城路,经平津闸、庆丰闸,在东便门外大通码头落地。因此,在京津冀诞生了许多与曹雪芹和《红楼梦》相关的文博场馆和旅游景区。”北京市政协常委宋慰祖介绍,“北京拥有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曹雪芹纪念馆、北京大观园等景区,河北正定建造了荣国府景区。三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要利用好这些资源,深挖京津冀历史文化底蕴,共同开发示范区旅游宣传产品,持续强化京津冀文旅品牌影响力。”
除了文化相通,京津冀三地还拥有不少共同的遗产记忆,如大运河、长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交融的空间载体和文化纽带。宋慰祖认为,京津冀要抓住以大运河、长城为代表的文化景观,从文化的历史、根基和溯源方面发力,以文化为主导,大力发展文脉相连的旅游产业。
论坛现场,大运河礼物品牌创始人冯建革带来了美食文化与艺术创意相互交融的特色美食——花椒口味的咯吱盒、马卡龙色系咯吱盒、咯吱盒冰激凌等。这些来自北京市通州区的特色美食,一经亮相就迅速吸引了在场嘉宾的关注。
“我们对传统非遗美食咯吱盒进行了加工改良,不仅降低了油脂含量,还创新推出椒麻鸡、咸蛋黄等多种口味,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冯建革说,京津冀有很多非遗美食,如天津的麻花、河北的棋子烧饼、北京的咯吱盒,这些非遗美食要想融入现代生活,就需要在制作工艺上进行创新改良,使其变得更加年轻化、时尚化,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从而更好促进非遗美食的活化传承。
论坛上,与会嘉宾除了对传统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还对新兴话题“元宇宙”展开了探讨。“元宇宙能够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让大家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都能体验爬长城,欣赏大运河美景,还能虚拟品尝特色美食、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覃京燕认为,“未来,在高新技术的加持下,京津冀三地不仅能够通过物理方式开展文化传承和旅游交流,还能将文化和旅游资源‘搬’到‘元宇宙’,让游客在数字化世界里品尝美食、感受美景,真正打破地域空间限制。”
乡村振兴 创新发展
如何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也是论坛现场嘉宾热烈讨论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看来,目前,我国在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3个问题,一是乡村文旅产品趋向年轻化,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二是乡村民宿经济等旅游经济属于“能人经济”,普通农民很难通过此途径致富;三是城市的人才、资金等资源在乡村停留时间短,乡村文旅产业难以可持续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魏翔认为,在京津冀协同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文旅企业要强化社会属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如华润集团在革命老区打造希望小镇期间,推进了当地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村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服务;北京平谷丫吉宿集民宿在打造高端民宿品牌过程中,致力于将当地的文化精髓和文化产品融入其中。同时,三地要充分发挥互补优势,推动资源共享,以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艺术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炯说,“通过艺术设计,村里不起眼的老树、闲置的院落、简陋的白墙、随处可见的石头都能‘变废为宝’,成为网红打卡地。”他认为,艺术乡村建设不仅能有效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弘扬乡土文化,活跃乡村文艺氛围,提高村民审美水平,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此外,陈炯还列举了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4个关键词——文化、科技、价值、生活。他认为,农文旅项目和产品要通过科技手段和艺术设计,让游客慢下来、静下来,真正体验细听雨打芭蕉、亲近自然的美好乡村生活。
去年,同程旅行推出的“机票盲盒”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该产品价格较低,如果开出的机票不满意,用户不锁定机票即可全额退款,获得大众青睐。“最开始的‘机票盲盒’只限于出行,后来我们通过不断结合旅游目的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持续拓展‘盲盒’服务,推出‘目的地盲盒’‘本地盲盒’等多元产品,并融入文化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带动城市和乡村旅游消费升级。”同程文旅政府事务合作部华北商务总监臧博纬介绍。
针对如何推进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臧博纬说:“目前,在北京‘本地盲盒’产品中,除了涵盖北京本地的玩乐产品,还融入了天津、河北的酒店住宿优惠券、火车票和景区门票代金券,进一步促进了京津冀区域文旅消费。”
携手同行 共创未来
8年来,京津冀三地携手同行,紧扣大政方针,坚持统筹协调、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拓展合作领域、深化交流协作,有序推进重大项目、重大任务,促进京津冀旅游标准化建设、行业信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品牌宣传营销持续强化。未来,三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将进一步拓展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合作领域,提升区域文化和旅游影响力,携手共创辉煌未来。
“希望京津冀三地能抓住主要任务,推进重点工作,协同打造全国文化发展高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说,“具体而言,三地可以开展合作行动,建立健全人才交流机制;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完善文化遗产资源管理,深化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学校等;围绕文化创意、体育运动、休闲度假等领域,打造高水平文化和旅游集聚区;协同建立京津冀旅游目的地政府治理、舆情监测、文旅融合发展等指数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烁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不仅为北京、天津和河北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赋予了三地重要的历史责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我们要聚焦新时代,勇担新使命,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定位和文旅产业发展实际,按照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大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共建力度,开展多层次文化和旅游区域合作,奋力推进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当前,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使命。天津将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和主动精神,把文化和旅游发展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布局中定位,着力在加强文旅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文旅生态环境、推进文旅市场高水平开放等方面下功夫,为高质量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剑视频致辞时说,“诚挚欢迎大家到天津多走走、多看看,走进天津、认识天津、了解天津、品味天津。”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那书晨表示,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要更好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聚焦高标准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河北将全面深化与京津合作交流,积极承接和打造高质量文旅项目,推动文旅资源共建共享,互相支持办好重大活动,奋力开创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新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