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采访组
“骑楼老街虽然是一条老街,但常游常新,品质也在不断提升。”10月1日,在珍藏着很多“南洋往事”记忆的海口市骑楼老街,来自上海的游客李习芬说,在这里可以全天候品味老海口美食、新派海南菜,细品老街文化,观赏魔术、杂技、演奏、琼剧等。到了夜晚,还能住在老街,享受难得的宁静。
在海口市,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于10月3日首演的大型户外实景演艺《南洋往事》,让不少市民、游客连声称赞。
刚刚经历疫情冲击后的海口旅游市场在这个国庆假期中逐渐暖了起来。
一直以来,“看熊猫、登火山、玩长影”都是“海南人游海口”的标配。国庆假期,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流量明星”大熊猫贡贡、舜舜两兄弟人气颇高。园区推出的国庆创意刮刮乐活动、海野小小讲师团国庆首秀、海野科普大讲堂等,吸引了很多小游客。
国庆假期前重启的多个夜游项目,为海口的假期旅游增色不少。“在海口湾看绚丽多彩的滨海大道灯光秀,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海口市民王先生说。
在南宁市,民族风情浓郁的活动,让多民族群众欢歌笑语度国庆。
东门广场上,八音奏起来;向日葵花海里,山歌唱起来;清泉湖畔,多耶舞起来……国庆期间,南宁园博园开展了“齐聚金秋葵园·共叙民族情谊”系列活动,10月2日的壮族赛歌台、10月3日的侗族非遗表演及侗家节庆文化活动,带来了壮、汉、瑶、苗、侗等多民族歌舞表演,吸引了不同民族的游客共度假期。
“心中颂歌献给党,一唱就唱千万多。我们永远跟党走,迈向辉煌唱新歌。”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一曲悠扬的壮族天琴弹唱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该博物馆于国庆假期推出“桂风壮韵颂华诞”系列活动,携手壮族织锦、水族马尾绣、壮族天琴等多位非遗传承人,开展“赏非遗”“暖重阳”“趣打卡”“看大片”等“桂风壮韵”主题活动,让游客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
国庆假期,不少地方的省内游进一步升温,文博场馆成为热门打卡地,不少游客通过逛展、赏文物,进行科普学习,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在广州市,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文博单位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到博物馆去”成为广东家庭游客本地游的选项之一。除千余场常设展览外,广东全省371家博物馆为观众准备了近百场临时展览和600多场的文化活动。其中,一些文博场馆推出了多类型的文旅新玩法。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了美术馆主题桌游活动,让游客体验模拟“馆长”的工作;在广州博物馆举办的双层巴士参观体验活动中,游客尽情品味广州文化;广州花园酒店博物馆开设了非遗体验学堂,通过广彩瓷杯绘制体验、“点茶”体验课程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江西各景区推出了自驾游、乡村游精品线路和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金秋国朝万家灯火”为主题,南昌滕王阁旅游区推出的金秋雅集活动,再现大唐繁华的热闹市井,营造了欢乐祥和的假日气氛。在这里,除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以外,游客还可以乘坐游轮欣赏赣江夜景。南昌帝煌食品、南昌市东南饼庄、滕王阁老豆奶、滕王阁文创冷饮等一系列具有南昌特色的风味小吃,让游客通过美食文化更好地了解南昌。
在龙虎山景区排衙峰山脚下的花语世界,近万株向日葵竞相绽放,金灿灿的花朵与远山晴空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图,吸引众多游客赶来打卡。
“明月处处有,宜春月最明”道出了明月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国庆假期,明月山景区以节造势,推出的明月广场打卡祖国表白墙以及“画说家乡美”写生活动等,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
酣畅淋漓的乐队演唱、酷炫的街舞表演、新潮的汉服秀以及潮玩游戏、潮流集市等活动,让游客尽享假期欢乐时光。龟峰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国庆假期举办的露营潮玩音乐节活动,进一步激活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本地游、周边游、省内游客人到龟峰旅游。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游客的需求在变,旅游人也在想方设法以变应变,让旅游市场尽快复苏。
(采访组成员:王赵洵 孟萍 周晨 陈熠瑶 统稿:赵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