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6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百家宴 一家人

文<刘星

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流传着“吃百家宴,纳百家福,成百样事,享百年寿”的说法。这里说的百家宴,是侗族地区待客的最高礼遇。在三江月也侗寨等村寨,每当有重要客人来访时,全寨各家各户提篮携酒,将自家菜肴带到鼓楼前,与客人围长桌把酒同欢。席间,客人可四处串桌,将各家饭菜品尝一遍。百家宴场面热闹,气氛融洽,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纯朴的乡土气息、浓浓的侗家风情,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正宗的百家宴是摆在鼓楼坪的。进入侗乡,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像宝塔又像亭阁、雄伟壮观又玲珑雅致的鼓楼。鼓楼是侗家人的社交中心,只要大鼓一响,人们便纷纷涌到鼓楼来。

长桌在鼓楼坪一字排开,一般有五六排,每排七八桌,每桌不少于10个菜。百家宴的主食以糯米粉为主,也有粥和面食。荤菜有传统的酸鸭、酸鱼、酸肉和土猪肉、腊肉等,素菜则有酸木姜、酸豆角、酸萝卜、酸竹笋以及时令蔬菜。酒是各家各户酿的,菜是各家下厨做的。百家宴上,客人可以随时拿起碗筷,从第一桌吃到最后一桌,喜欢什么吃什么,不必不好意思。

关于百家宴的由来,流行最广的传说是:古时候,一个侗寨遭到洪魔袭击。眼看稻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人们就要被洪魔吞噬,忽从天上下来一位英雄,用他有力的臂膀斩断了洪魔的脊梁。为了表示对英雄的敬意,侗寨各家都想请英雄到家中吃饭,但英雄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去,不可能一一到各家做客,怎么办呢?这时,一位漂亮的侗族姑娘想出了个好主意,每家做几道最好的菜,全寨人一起来款待英雄。由于这个宴席集百家之长,所以就叫“百家宴”。

过去,侗家老人们也把百家宴叫“合拢饭”,就是大家合拢在一起吃饭的意思。那时候都是本寨乡亲一起吃,后来慢慢开始邀请其他寨子的人,然后再到其他民族。大家一边吃一边聊事,比如集体开垦梯田、修路等,后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这才演变成侗家待客的最高礼遇百家宴。

百家宴有一套独特的宴请流程,包括拦路迎宾、品油茶、歌舞表演、芦笙踩堂、讲款、吃百家饭、敬酒、多耶和送客。“拦路对歌”迎宾是侗族隆重的迎宾仪式,是接待客人的最高礼节。当客人到本寨时,主人要在寨门边门楼或要道口设置障碍,拦客人于门外。主人首先唱起“拦路歌”,唱出种种拦路理由。每当客人用歌答复了对方提出的一次盘问或逗趣之后,主人就把障碍物拆去一件,直至把拦在路上的障碍物完全拆除干净。这时,主寨的姑娘就会拿起装满酒的酒杯或牛角向客人逐个敬酒,然后引领客人入寨。

对过拦路歌,喝过打油茶,芦笙阵阵,欢快的歌舞开场。身着蓝衣黑裙、头戴银饰、颈佩银项圈的侗家妇女与头裹褐色包头、身着白色对襟及黑裤的男子,一起伴着芦笙曲,跳起踩堂舞。一位男子手持小芦笙吹奏引子曲,引领众人步入表演场地,以芦笙柱为圆心,由内向外排圆圈,手持大芦笙、地筒、小芦笙、中芦笙的人们顺着圆圈逆时针方向跳踩堂舞,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

表演结束后,百家宴正式开席。寨老在鼓楼的高台上用侗家土语发出号令,刚才还在热情歌舞的侗家男女马上化身迎宾服务员。他们搬来桌椅板凳、拎来食盒,偌大的鼓楼坪瞬间变成露天餐厅。不一会儿,各种饭菜已把一排排长桌摆满,侗家人招呼客人落座,自己也加入其中,和客人们一起吃喝起来。

我原以为百家宴只是好看,未必好吃,万万没想到,菜品色香味俱全,十分美味。面对美食诱惑,我不再拘谨,拿起筷子,果断站起来,先尝自己桌上的每道菜,然后向旁边桌游走。哪一桌菜好吃就多些停留,甚至可以赖着不走。然后,我笑眯眯、美滋滋地欣赏起侗家特别的敬酒仪式——侗家妹子从上而下,斜着排成一排,装酒的器皿连接起来,酒水从最高处缓缓往下流,客人则蹲坐在最下面接着流下来的酒,还必须一口喝完,俗称“高山流水”。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如果没有酒量和胆量,千万别去挑战。当然对于老人或不愿喝酒的客人,侗家人会尊重客人意愿,不会强求。

侗家人十分注意待客之道,比如要求酸食品制作不得使用速生食材,盛装油茶水、糯米饭等食材的器皿必须是陶瓷制品、木制品、竹制品或其他具有侗家特色的传统餐饮具。寨子里的各家主人统一着装,整洁得体,餐桌椅也是统一木制。可别小看了这一桌饭,百家宴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友好的表现,同吃一桌菜、同饮一壶酒,吃着吃着,就成了一家人。

百家宴后,是传统的多耶大型集体舞。主人和客人手拉手,环绕长桌一起唱侗族多耶曲,将百家宴的气氛推向高潮。跳着跳着,如果发现长桌上还有没吃过的菜肴,随时可以停下来,坐到长桌边接着品尝。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唯有此景不可忘怀。我对百家宴留有美好印象,就是因为它蕴含着喜庆、欢乐、友爱、和平,不但传统,而且热闹;不但美味,而且养眼。

2022-08-16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3467.html 1 百家宴 一家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