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1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台州府城 千年古城展现全新魅力

7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确定包括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在内的1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回望多年的创建之路,许多人内心不能平静。5A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台州府城在创建中,全面做好传承历史、复兴文化、融合产业、城市更新等各项工作,打响“千年江南长城、中华小吃之都、新荣记老家”三大旅游名片,弘扬本土历史文化和美食文化,使创建的过程真正成为景区品质提升的过程。

在保护中传承

城依山,山傍水,水绕城,山水城相融。台州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有“一宝”,千百年来默默守护着灵江之畔的这座古城,这就是台州府城墙,久经岁月、战火、洪水、风雨等侵蚀,依然挺立。

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全长6000余米,现存4730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在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

从台州府城墙兴善门往南眺望,滚滚灵江水绕城而过,北望紫阳古街,古城肌理一览无余:近处,古城中“一山有四塔,一城藏八寺”,人文古迹汇聚;远处,山海相依、人水相亲、景城交融、古今交汇。

台州府城墙自唐宋至明清,建筑层面十分清晰,是保留历史信息完整的地方性城池。现存城墙本体以宋代城墙为基础,明、清两代修葺增筑而成,城门、瓮城等尚存。城墙有三分之一的长度沿灵江修筑,犹如大堤。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曾重创临海古城,城内古建筑幸得城墙将汹涌的水势挡一挡。

台州府城墙独特的“马面”形态,被建筑专家赞誉为“创造”。与一般古城的方形不同,台州府城墙为防洪需要,特意把城墙迎水一面修筑成半圆弧形,以利水流通畅,保护城墙安全。这样的”马面”形制,是台州府城墙建筑形制中显著的特色。

此外,与众不同的门台“天窗”、特殊的“露龈造”技术、采用砖石全面包砌技术,以及城墙辅助性建筑“捍城”和“护城”等,无一不彰显着古人的智慧。

明代时,东南沿海一带倭寇不时侵扰。在台州府城,民族英雄戚继光创造性地修建了13座二层空心敌台,可常驻兵力,且便于瞭望、防守与传达信息。后来,戚继光将空心敌台运用于北方长城修建。因台州府城墙对明长城的形制和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多有赞誉。

台州府城墙是临海的门面,守护着古城,传承着府城文化,一如灵江之水,滔滔不绝,生生不息,珍藏着临海人的自豪和独特记忆。在文旅融合的当下,以台州府城墙为核心,连同巾山塔群、恩泽医局旧址、紫阳古街、东湖等,构成了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

近年来,临海的名城保护法规体系不断健全。2018年,《台州府城墙保护条例》实施,推动古城墙保护迈入法治化、专业化、常态化轨道。临海还组建专业团队,成立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组建文保和古建筑专家顾问“百人团”,负责古城历史挖掘与整理,形成台州编年史、台州府城史迹寻踪等一批重要文史成果。此外,临海不断赓续历史文脉,相继建成开放民办博物馆15个、非遗主题展示馆12个,常态化开展黄沙狮子、临海词调、戚家军巡城、汉服展演等演出,让文化可看、可听、可感知。

与此同时,通过区块改造、微改造这种“绣花”方式,临海逐步推进古城更新改造,抢救古城墙、历史街区、龙兴寺、东湖公园等重点文物单位32处,整修各类明清民国时期建筑600余处,重现山水秀丽、形制严谨、业态繁华的历史风貌,完成百余个历史城区房屋修缮备案工作,有效推动了历史城区风貌控制和保护,通过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开展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复审调研评估工作。

时光流逝,岁月变迁,台州府城墙一砖一瓦凝集的历史气息未变,临海古城里的人间烟火味依旧,归根结底是一脉相承的文化传承。

在生活中赓续

旅行的路上不只有美景,还有美食。临海的美食,大多汇集在紫阳古街附近。

从台州府城的兴善门下来,穿过瓮城,就到了紫阳古街。紫阳古街全长1080米,是整个台州府城的中轴线,也是临海人城市生活的中心。沿袭了北宋的里坊制,千年古街依然商铺林立,各色的早餐店、杆秤店、理发店,还有老作坊、五金店……无需穿越,便可梦回千年。

当代著名诗人舒婷曾站在紫阳古街上发出赞叹:“我已经站在临海市的紫阳古街,极不雅观地手捧刚起锅的蛋清羊尾,热腾腾软酥酥香喷喷,唇齿来不及盘点个中真谛,嗓子眼已经彻底没收了。”

在紫阳古街上,可以看到很多挂着“蛋清羊尾”招牌的小店。名为蛋清羊尾,却与羊没啥关系。蛋清羊尾是以鸡蛋清、熟猪油、鲜猪板油、豆沙和干糯米、白糖、干淀粉为原料,经过高温油炸呈现羊尾的形状,因此得名。蛋清羊尾是一道当地特色美食,入口香甜。

不吃这些传统小吃,不算到临海。走进临海,三步一小摊儿,五步一老店。

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麦虾,唤醒了酣睡的临海人。麦虾是临海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美食,面疙瘩呈现虾的样子,故取名麦虾。临海的麦虾是当地人从小就热爱的美食。

网红海苔饼是一定要品尝的。在紫阳古街大大小小的巷子里,不仅可以看到海苔饼的招牌,还能闻到香气扑鼻的海苔饼香。海苔饼以甜面粉为原料,再加上油酥、海苔粉、冬瓜糖、白糖等配料,经过烘烤,外皮酥脆,内馅儿柔和。

对于当地人而言,夏天最爱的饮品就是草糊,清凉解暑又经济实惠。草糊口感清爽,类似龟苓膏。在古街上还能看到草青色的小卷卷,这是乌饭麻糍。乌饭麻糍糯糯的乌皮里裹着豆沙与黑芝麻的馅儿,口感软糯。除此之外,还有状若梅花的梅花糕,老少皆宜。看起来就让人满足的轰炸大鱿鱼,吃起来很带感,也是深受年轻人喜欢的美味。

昔日的紫阳古街,酒楼茶肆鳞次栉比繁华似锦;如今的紫阳街,一边是人间烟火气的老街印象,一边是时代赋予的新面孔,既有老字号的饕餮美食店,又有新潮的网红咖啡店、书店、酒馆、手工制坊等。一边是纷至沓来的游客,一边是古城居民的慢生活,每一个人都是彼此眼中的风景。

旅游业态是景区资源、文化、形象、产品、服务等要素的集中表现,丰富多样、有吸引力的业态,规范的经营秩序,是吸引游客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临海立足“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以“古城下生活”为主题,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端业态入驻,新增各类文旅业态企业200多家。概念书店、文创中心、特色咖啡馆等一批新型业态,星巴克、新荣记等连锁品牌店,迎春里、余丰里等主题民宿群,相继开业。

与此同时,临海加速推进总用地面积约110亩的市文化广场综合体项目,涵盖图书馆、文化馆、大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健全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府城记忆、道宗溯源、巾山诗韵、古建匠心等十大标志性工程,精研十伞方庭、雅韵巾山、中津古渡等项目,实施“古城下生活”府城庭院有机更新,深入挖掘府城文化旅游内涵。

“希望游客们来到台州府城,不只是走马观花地看景点,而是坐下来喝杯咖啡,住下来欣赏夜景,慢慢感受府城人传统又时尚的一天。”一位临海当地居民说。

在创新中突破

除了价廉物美的特色小吃,秉承着浙商的大胆创新精神,中高档品牌餐饮的发展,在临海一步也没有落下,代表如新荣记。这家临海土生土长的餐饮品牌,扎根中式美学,拿出了无往不利的架势。

新荣记是一家以中高档餐饮业为龙头的民营企业集团 ,自1995年10月成立首家临海新荣记大酒店以来,已经发展为一家集星级酒店、高档会所、私家庄园、传统火锅和特色餐厅五种经营业态为一体的大型酒店集团,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台州等地,员工2000余人。

说起新荣记发展中的故事,一些老员工娓娓道来。

在新荣记第二家分店椒江店营业时,曾经有客人点一条清蒸东星斑。当时厨房烹饪时没有蒸得够熟,客人食用后觉得口味不对,便向酒店投诉。当时的椒江店经理了解到情况后,二话不说,直接重新蒸了一条。在酒店看来,如果把这条没熟的东星斑重新拿去回蒸,二次蒸的过程一定会影响口感,因此宁可选择重新蒸煮一条作为对客人的补偿。那位客人后来成了新荣记的常客。

十几年后,新荣记北京金融街店开业,也出现过类似的事情。由于事先没提要求,酒店按台州做法烹饪,客人尝后觉得火候不对。酒店还是按照客人的意思重新烹饪了一条。如今这位客人也成了金融街店的老朋友。相隔十多年,从未改变的是新荣记始终如一的诚信品质。

一些新荣记的忠实客户十分喜欢和员工聊天互动,有的客人还会考考员工,询问一些服务专业术语、企业文化等,这些亲切的举动也促使服务人员不断自我提升。在新荣记,有一部分菜品,如铁板蛏、家常豆腐等,就是在客人的建议或指导下制作出来的,有些还成了畅销菜品,至今不衰。这种客人与酒店之间的真诚互动,已经超越美食的范围。

老王是新荣记的一名采购员,同事想坐船出去玩,总会先问下他近期海面风浪如何,因为老王常年跟渔民保持联系,有没有台风、海浪大不大,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酒店每天供应的新鲜海鲜也都是由他凌晨时守在码头从刚回港的渔船上购买的,这样海鲜新鲜且品质好。除了采购海鲜,他还经常出差去食材的原产地考察、挑选。比如远赴宁夏找寻出产于大漠的西北羊肉,深入云贵高原寻觅云南野生菌菇,前往太湖寻找大闸蟹供应商等。他常常笑说自己是集旅行家、气象员、采购员等多职于一身的“全职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旅行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市场不断丰富,业态迭代加快,台州府城改掉古城老旧的刻板印象,注入国风新潮的元素,让古城保持持久魅力。

除了一站式吃齐特色美食,若想在台州府城开启一场非遗之旅,临海剪纸、岭根草编、木杆秤、胡本草堂等体验点,不会让游客失望;若要享受一个安静充电的周末,再望书苑、普通读者、一亩心田等网红书店各具风格,可以满足不同群体需求;若要体验一场文化之旅,在台州府城墙博物馆、刺绣博物馆、钟表博物馆、筷子博物馆、根雕博物馆等,开启一段新奇又丰富的旅程……

近年来,临海制定出台扶持文化旅游区业态发展实施办法和一系列补助政策,吸引影视文化类、青年文创类、休闲慢生活等业态,将部分面临消失的非遗项目、传统项目安放古城,拉回大众视野。联合台州学院设计学院,逐一对紫阳街、西门街沿线120余家店铺进行创意设计和改造,规范门头、店招和展陈,全面提升历史街区店铺整体形象。大力推进智慧景区建设,自助游览定位、多语言翻译、客流监测、AR导览等功能上线使用,切实让千年古城活化、显化。与此同时,临海发展夜游经济,实施府城亮化工程,初步形成“一城两山两水”多节点的格局

抬头是斗翘的屋檐,低头是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走在窄窄的街巷上,一步一景,步步是景。台州府城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既充满了烟火气,又跃动着文化气息。

在规范中提升

69岁的临海人朱菊华在紫阳古街经营一家麦虾店,是古街蝶变的见证者。“现在,大家都去固定晾晒点晒衣服。”朱菊华口中的固定晾晒点,是开展“引导文明晾晒”进社区工作的成效。近年来,临海市古城街道逐步推进辖区内集中晾衣架项目建设,通过统一规划、各居民区分散定位,共完成建设19处公共晾晒点。

看似一个很小的改变,却与古城整体风貌息息相关。这一变堵为疏的便民举措,既方便了居民晾晒衣物,又保持了景区环境整洁,督促市民自觉养成维护城市形象的好习惯,进一步实现了城区、社区和景区的功能融合。

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面积3.12平方公里,主街三纵三横,延伸出50余条小巷,生活着2.8万名居民。台州府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拆迁安置、道路铺设、交通线路改造等诸多工作。2.8万名原住民让府城充满烟火气,是府城与众不同的亮点,但对于建设管理而言,也是难点。

城如人,贵有品。靠着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管理,临海市保留基本格局和原住民,从城市宜居的角度完善景区建设。这座充满生活气息的千年古城,不断在有机更新。

随着三线入地工程开展,空中的蜘蛛网消失了;景区交通限行后,非机动车占道的现象也消失了;商铺的外立面统一又不失韵味……通过改造升级,景区里的住户也感受到了便利。

与此同时,台州府城新增和完成改造24座旅游厕所,重新制作、投放与古城风貌相协调的垃圾箱或果壳箱212个,整改居民聚集区的垃圾投放点7处,增设22处公共休闲区块,并提供小推车、送煤气、收快递等便民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景区品质、旅游服务水平和档次,临海还相继开展了“四小车”整治和放心消费、美丽庭院、畅行府城、文化府城、府城有品、扮靓府城、魅力府城、多姿府城、“我是府城主人”等环境与服务质量提升十大行动,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获得感。

古城街道还开展了一系列以“我是府城主人”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周末照相馆、“大雅临海·邂逅经典”朗诵会、主题文艺演出活动、征文大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向游客展现了不一样的文化风貌。

自兴善门登上江南长城远眺,目之所见,是护城河灵江和沿江的沃野。随着灵江两岸绿化美化提升工程的开展,岸绿景美的沿江美丽生态廊道正在呈现。

城区、社区和景区的功能融合,呈现出山青、水秀、景绿、城美的城市新形态,才是每一位临海人的愿望。

在期待中坚守

2015年,临海市创办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成为目前国内山地越野赛里专业级别高、影响力大的赛事之一,先后取得了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长三角地区精品体育旅游赛事、浙江省十佳商业体育赛事等荣誉。台州府城是这一赛事的起终点。

2019年,临海举办台州府城公共艺术节,让戏剧从舞台走向公共空间,并对公众免费展示。来自国内外14个艺术团队的艺术家们,从剧院走向古城,以高跷、戏剧、音乐、舞蹈、木偶、新杂艺、默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缤彩纷呈的节目,在古城巷陌、秤亭、江南长城之间流动演出近130场。

公共艺术节期间,紫阳古街和周边的场地,成为独特的剧场。人们走在紫阳古街街头,跟随《巨熊出没》的发光熊穿街过巷,偶遇迎面而来的《寻找牡丹亭》提线偶杜丽娘;孩子们围追着《快乐王子》,想要摸一下王子身上的宝石,小女孩们牵着“西装怪杰”的手翩翩起舞;戏曲爱好者在街头开腔,引人驻足围观……恍惚间,已经分不清这是生活,还是表演。

为了打响台州府城的旅游品牌,提升影响力,近年来,临海市积极对接国内知名栏目和剧组,请到台州府城录制节目。《还有诗和远方·诗画浙江篇》临海站实景录制、浙江卫视栏目《美好的时光》、府城版《YES!OK!》录制……借着这些“新势力”,台州府城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到来。

台州府城的瓮城穿越千年,富有历史韵味,每逢节假日,这里经常演出古风舞蹈,给游客和群众助兴。同时,府城的8个敌台还可以布置观赏节目和体验项目,以茶会友、箫声忆古、军营重现、抚琴迎客、鼓舞祈福等。紧临台州府城墙东侧的东湖景区,每天固定时间举行樵云诵读、琵琶心语和国粹之韵等表演。

台州府城是临海旅游的一张名片,近年来,临海形成一月一集市、一月一活动,浙江民间巧女秀、古城文化节、柴古唐斯越野赛、台州府城公共艺术节等一系列创新活动,为景区集聚流量,提升整体影响力。2022年年初,央视跨年晚会在台州府城举办“启航2022”跨年活动,引发全球18亿人次关注。

通过搭建舞台,举办各种大型活动、赛事,临海吸引了大量人气。同时,制定出台《临海市文化和旅游产业扶持办法》等政策,鼓励文化旅游区内文创企业、民宿、书店等组织开展“城下乐事”音乐会、“长城下读诗”等文化活动,成为浙江网红打卡地。启动“驻地音乐家计划”,创新网络营销,做到线上有热度、线下有温度,使文化可看、可听、可感知。

游客来了,让他们满意,让他们来了之后还想来,让他们带家人和朋友来,关键的一步就是有效提升景区品质。以“游客视角”改造和建设景区,才能让景区真正为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所喜爱。多年来,临海举全市之力,倾全城之情,攻坚克难,努力将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打造成浙江省景城共建、共美共富示范景区。自2016年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资源和景观质量评审后,临海累计投入30多亿元,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景区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游客接待量快速提高。

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临海这座千年古城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飞跃,也是让古城百姓幸福生活再上一层楼的坚实台阶。从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的核心区块,到坚持台州府城创5A与台州府城墙“申遗”、古城保护、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从“大手笔”投入进行建筑风貌、基础设施改造,到“大马力”提升市容环境、服务管理……这背后,是全体临海人凝心聚力,奋勇担当,顾全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全力付出的成果。

2022-08-1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3372.html 1 台州府城 千年古城展现全新魅力 /enpproperty-->